正文

第二章 稀土怎样陷入价格困境?(8)

定价权博弈 作者:祝继高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我国稀土行业必须要加快稀土类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积极采用专利保护战略争取自身的利益。

政策扶持和整顿

从1998年起,国家对稀土产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制,每年规定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公布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从2005年5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从2005年5月19日起,将包括稀土原矿在内的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从2006年11月1日起,对稀土矿产品、稀土化合物等加征出口暂定关税,税率为10%,并将41种稀土金属、合金、氧化物和盐类等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从2007年6月1日起,对稀土金属、氧化铽、氧化镝等产品开征10%的出口关税,对稀土矿产品的出口关税由目前的10%提高到15%;从2006年起,国家全面整顿和规范稀土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在全国停止发放稀土采矿许可证,提高稀土企业准入门槛,并从源头抓起,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控制矿产品开采总量;从2007年起,国家对稀土生产由指导性计划改为指令性计划;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监管,环保要求“三同时”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国家还编制了《稀土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和稀土行业标准等。实践表明,国家对稀土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凸显,在有效保护稀土资源、规范市场运作秩序、控制稀土产品出口量和维持稀土产品的高价格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控制宝贵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成立“稀土欧佩克”

客观来看,停产保价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保证价格的长期稳定。稀土原产地要想真正掌控定价权,我国稀土业界提出的联合内蒙古、广东、四川、湖南等稀土大省的稀土业界成立价格联盟(“稀土欧佩克”),是当前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

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源头管理。一是严格控制稀土开采权,全面清理非法开采矿点,淘汰一批规模小、装备差、污染严重的原料生产企业;二是严把稀土矿块动用审批关、开采总量产品流向控制关及稀土开采工艺关,在源头控制每年的开采总量,明确规定原地浸矿工艺为稀土开采唯一工艺;三是指导各职能部门参与的监管网络和群防群控网络,尤其是推行电子监控设备集中监控措施,严防稀土违法生产和走私偷运。

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实行一致的限产和提价措施,统一价格,一致对外。稀土是稀缺性资源,不能再生。我国几个稀土大省控制了世界产量的80%以上,对稀土行业发挥着决定性影响。2006 年,国土资源部首次下达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在全国停发新的稀土采矿许可证,并自2007 年起,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2006年11月1日,又将稀土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部分稀土产品加征出口暂定关税。国家对稀土战略资源地位予以肯定,使得“全国一盘棋”的局面正逐步形成,构成了价格联盟形成的条件。

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据了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现在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储备稀土资源。目前,我们有必要由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直接收储稀土,还需要通过采取勘测新矿源、整合资源、控制开采等措施对稀土矿产品资源进行战略储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