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莱双扬:最年轻的中华老字号(6)

创意定天下 作者:赵强


要想打造品牌,只能深入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中,深入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深入到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之中,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同时让他们形成记忆,让他们形成习惯,让品牌形成文化,让消费者在选择消费的时候能够脱口而出,忠心选择,最终形成口头传播的人际效应;更要让产品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的品牌效应,让产品自然深入到万千百姓的生活之中,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

产品要深入到消费者身边,更要进入消费者的心里。人是感情的动物,深入消费者的心里,用情感来打动市场是最有说服力的。肯德基、麦当劳的品牌传播一直是面向消费者心灵的,他们推出适合消费者消费的廉价产品,以大众消费水平为基准的情感投入从而深入人心。

但是,打动消费者心灵是长久的事,而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办到的。做一时还是做一世,做一时的销售还是做长久的品牌,这绝对有着天壤之别。在“莱双扬”走过第三个年头的时候,石岩做了一个文化公关设计,公关语是“年轻的中华老字号——‘莱双扬 解馋坊’距百年老店仅剩97年。”每一天都将日历翻过一页,“距百年老店剩多少年、几月、几天”,每天早上都去翻,然后营业,每天坚持重复这样的简单动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有媒体采访的时候,店员会弱不经心地说“百年老店就是从每一天做起的”。看似野心勃勃,却道出了企业经营的本质。一个传统市场中的一个单一食品的成功销售个案,看起来就是小生意,然而实质上却是一种大智能的体现。

莱双扬:又一个上市神话?

自从洋快餐进入中国并创下惊人业绩的时刻起,麦当劳的“金色拱门”就成为了横在中国餐饮行业淘金者心目中的一道“梁”。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跃过了这道“横梁”,就能由“鱼”幻化成“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中国5000年的餐饮文明不应该输给麦当劳大叔。然而,从“红高粱”到“马兰拉面”,餐饮连锁模式的挑战者们虽前仆后继,却相继折戟沉沙。我认为,中国餐饮连锁品牌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三大软肋:

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麦当劳成功的基础在于它有一个高度发达的产业集群作为支撑。以为麦当劳提供初级原材料的上游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例,仅土豆每年就需要约四亿公斤来制作薯条;需要约100万头牛来制作汉堡。没有上游产业的支持,麦当劳在全球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无法实现标准化。麦当劳的成功是美国“福特主义”工业哲学主导下的产物,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将食品定性、定量、标准化。虽然麦当劳在全球115个国家拥有25000家分店,但是全世界的麦当劳实际上只有一家。因为在所有的麦当劳分店中,你所享受到的麦当劳食品口味都是整齐划一、毫无二致的。高度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奠定了麦当劳的商业奇迹。

然而,中国餐饮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中餐”和“中医”一样,具有高度“私人化”的特点。中医讲究“标本兼治”,“望、闻、问、切”,中医治病往往是根据病人不同的病理特征、根据每天的身体状况反应不断修改药方。“一张药方包治百病”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欺骗性宣传,而中医始终无法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原因也就在于“中药”的制作根本实现不了标准化,无法进入工业生产体系。而我们在医院药店所购买的那些中药如果不是冠以“中西结合”的“狗头”,在中药中搀加西药成分的话根本无法想像它能适应所有的人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