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创新就等于死亡(3)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但是每一个成功的创新都潜伏着破坏的种子,德崇证券的垃圾债券帝国自然也不会例外。首先,垃圾债券这个产品慢慢地开始不再属于新兴产品范畴,这个产品的革命性慢慢在减退,随着时间推移,德崇的竞争对手在这个市场里也越来越熟练,它们甚至从德崇高薪挖走一些专业人士,逐渐地德崇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利润率更是开始锐减,就垃圾债券一个产品来说,投资银行的平均佣金率在不断下跌,到了2003年该佣金率跌到了历史最低的,而到了2006年最低的佣金只有左右。如同所有的热门新产品,就像袖珍计算器或DVD播放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尔街的优秀人才总能找到方法以更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产品,价格自然是不断下降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复杂性是因为无法为华尔街的创新申报专利或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萨莉·克劳切克解释道,“所以如果你能设计出一种复杂的产品,使你的竞争对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复制你的产品,那你就成功了,你能阻止你的对手复制产品的时间越长,你所拥有的优势也就能持续越久。”

当各大投行开始感觉到佣金率在不断下降时,它们就开始想其他办法挽回损失。像克劳切克谈到的那样,当一个产品的利润率不断下降时,投行如果不能找到新产品来代替原有产品,就要通过其他方法来弥补损失的收入,一般的情况下是通过扩大业务量或者对老产品进行升级,也就是对其作更复杂的变化。而对于垃圾债券(或担保债务凭证)这类产品,最合乎逻辑的选择就是促进交易量的增加。德崇证券也确实选择了这个方案。弗雷德·约瑟夫在1984年被任命为德崇总裁,于1995年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他向伯纳姆保证说,在之后的10年里他会把德崇在垃圾债券产品上的实力转化到其他方面,把公司带上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要比华尔街上一直以来众人追逐的目标——高盛还要强大。“如果在公众媒体上,有人拿我们和高盛作比较,我们肯定会推托,但是私底下,大家都是有高盛情结的,”约瑟夫评论道,“其实这种嫉妒高盛的情结就和那种蓝领家庭孩子通过努力最终进入了哈佛或耶鲁,结果却发现那些天生命好的孩子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的情绪是很相似的。并不是因为我小肚鸡肠,而是这个行业里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跟高盛的人一样聪明,甚至同样受到客户敬仰,可是只要高盛的年报一出来,其他投行的老板们就会一齐脾气变坏,对下面的员工叫嚣着让他们去疯狂地跑项目。对于德崇来说,自从开创了垃圾债券产品,这样的日子才有所改观。”

但是约瑟夫却不能重塑德崇证券的企业文化,原因是米尔肯的团队在整个集团里实力太强大了,占主导地位。而这个团队又是一个无视规则,行动迅速,只对利润感兴趣的非主流团队。在集团内部没人能搞清楚他们在做什么,也没人能让他们乖乖地听话。米尔肯在他自己的团队内部又制定了一个类似于合伙人的结构,叫做有限合伙人,目的在于和德崇证券分配利润的时候可以比德崇公司获取更多,而德崇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都无法知晓内情。后来米尔肯拒绝配合德崇证券对于丹尼斯·列文与伊凡·博斯内幕交易的内部调查。最后为了平息这个内幕交易指控,德崇付出了一笔高达亿美元的罚金,这是到当时为止证券业史上最高的一个罚金数额。最终米尔肯本人遭到各种证券犯罪起诉,被定了6项重罪,判了10年有期徒刑,在监狱里待了两年多。当米尔肯在1993年从监狱里出来时,德崇证券早已不复存在了。而约瑟夫本人也被取消金融交易资格,即使在他自己共同创建的专业投资银行里,他所担任的职务也只限于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直到他2009年11月去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