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莱坞的主旋律(4)

你的,大大的坏 作者:周黎明


惠勒导戏的方式在好莱坞属于一大怪。他不会说戏,也从不说戏,但不停地反复重拍。一般导演把一个镜头拍上十几二十条怎么也能拍到一条满意的,但惠勒通常要拍四五十条。他的外号是“一个镜头拍90条的惠勒”(90-Take Wyler)。演员(如演摩西的当红巨星查尔顿·海斯顿)问他:“威利,你到底要我怎么演?”他的回答:“跟刚才一样,但要更好。”

演员们有苦难言,但最终的效果却让他们非常满意。惠勒导演的影片共获39项奥斯卡表演奖。狐狸精般的大明星贝蒂·戴维斯第一次参演惠勒影片时,气得浑身发抖:“我拍任何镜头,从来不超过三条。我从来不出错。”但在惠勒手里,她受尽了折磨。拍出来的作品,如《红衫泪痕》、《小狐狸》、《家书》成了她的代表作。惠勒虽然不擅长说戏,但他却独具慧眼,能挖掘演员的潜力。《呼啸山庄》中的劳伦斯·奥利维埃、《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滑稽女郎》中的史翠珊、《宾虚》中的海斯顿等等,最辉煌的演艺时光都展露在惠勒作品中。正因为惠勒时时把自己摆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位置,他的影片总是让人先想起里面的明星,而不是导演。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明星愿意为他一遍又一遍重拍同一个镜头的原因。

威廉·惠勒让我联想到的中国导演是谢晋和谢铁骊,他们最好的作品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但这种紧跟时代的特征也为这些作品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别说是《天云山传奇》,就说《女篮五号》、《舞台姐妹》、《早春二月》,的确代表了一代影人的最高成就,但它们能让后代人感动吗?他们跟第五代、第六代有显著的区别,他们跟官方和主流是合拍的,在艺术上追求稳健和成熟,他们是在不突破障碍前提下力求完美的一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