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王选的抉择(11)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也是在这一年的5月底,王选写出了“全电子照排系统”的建议手稿。这时候,王选又一次累得几乎虚脱。他担心人微言轻,担心自己的成果得不到重视。陈堃銶自告奋勇地向数学系作了汇报,没想到系里非常重视,决定尽快向北大领导呈送报告。

“区分横、竖、折等规则笔画和任意形状的不规则笔画,并用参数描述规则笔画的宽度、长度和各种笔锋,是1975年5月在一份书面报告中提出的,并由陈堃銶向数学系和无线电系的有关同志作了介绍。该书面报告打印后送到了当时北大校革委会负责人、8341部队军代表魏银秋手中。”

魏银秋立刻感受到了这份建议稿沉甸甸的分量,他没有怠慢,当晚就组织了有数学系、无线电系、图书馆和北大印刷厂人员在内的联席会议,那个会一直开到半夜。会议形成了两项决定:第一,把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列为北大自选项目,确定了数字存储、信息压缩和小键盘输入的总体方案,争取列入国家“748”工程的计划;第二,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会战组,协作攻关,组长由北大教育革命部部长张龙翔担任。

王选终于找到了“组织”。

那个晚上,对于王选来说,是十分特别的。后来,丛中笑在她的《王选的世界》一书中细细描写了那个晚上:

开完会,夜已深了,陈堃銶一回到家里,就立即向王选细述了回忆的情况,两人心中的感受难以言表。从1966年开始,近十年来,王选一直是个边缘人物,很多时候都有一种永世不得翻身的绝望。直到此时,他才重新感觉到了学校、科研对他的需要,甚至感到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5月的北大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暗香浮动,王选有些热血澎湃,他兴奋地对妻子说:“咱们又要大干一场了!”

接下来,是异常艰苦的劳作。在1975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每天,王选都会趴在桌子上写着算着,继续完善方案,陈堃銶则把压缩信息拿到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模拟实验。他们的研究终于获得了预想中的结果:

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使汉字字型信息以1∶500的比例高倍压缩;

设计出一套递推算法,使被压缩的汉字信息高速复原成字型,而且适合通过硬件实现;

用参数信息控制字型变大或者变小时敏感部分的质量,从而实现了字型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这一发明,比西方人早了十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