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光照排狙击战(10)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1981年6月1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北京创刊。因为是英文报纸,海外的设备拿来就可用,所以《中国日报》成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引入冷排的报社。它采用的是美国康普格兰菲克(Compugraphic)公司的照排系统,算是第三代产品,没有组版系统,输出小样后,需要用毛条贴版,照排机采用CRT作为电子光源。

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报社以80万美元从日本进口了写研公司的照排系统,包括13台录入终端及小样机、补字机、照排机、冲洗机等设备。它同样没有排版系统,需要人工贴版,还是CRT照排。最难受的是录入员了,写研的设备并没有找到一种上佳的汉字录入方式,录入终端的键盘被设计成直接录入一个个整体汉字的专用键盘,右手大键盘每一键代表30个繁体汉字,左手小键盘为30个功能键,左右手配合操作。每一个录入员必须死记硬背每一个键盘上汉字特殊的排列规律,这可是收录了8000多个汉字的键盘啊!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地方省报也进口了国外的照排系统,每一家的花费少则100多万美元,多则400万美元。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中文软件,几乎所有的设备都生涩难用。

洋人又一次兵临城下,正在攻城略地。只是汉字的城墙实在太过雄厚,他们暂时还未大规模得手。以蒙纳为例,它的激光照排机Laser Comp采用当时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稳定,但未能开发出有效的汉字压缩算法,汉字字形信息仅能被压缩一半左右,系统需要大量时间从磁盘读取字形信息,以至于汉字输出速度如同老牛爬坡,实在难以达到中文出版的实用化要求。

外国公司在中文文字信息处理上所遇到的瓶颈,在时间上留出了一个空隙。抓住这一空隙,王选率先攻破了汉字数字化的关隘。这是中国人从明代以来第一次抢占了技术的制高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