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光照排狙击战(11)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

蒙纳的展览第一次让中国人目睹了激光照排的神奇和便捷。1979年冬天,蒙纳董事长怀特提出:“展出成功,中方应留购全部或部分产品,这个问题不解决,谈其他问题都是浪费时间。”怀特对在京展出的全套设备,索价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00万元左右。

国家出版局的意见是:“至少买一套,边生产,边研究改进,以便提高我国激光照排技术水平。”

1979年11月8日,国家出版局向国务院打报告申请留购蒙纳公司在京展出设备。“一面用于生产印后设备,解决排字力量不足问题;一面作为样机,进行激光照排技术的研究。”

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交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审核。为此,汪道涵、江泽民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论证。80万英镑,这不是小数。1979年,中国的“洋跃进”遭到了重大挫折,国家政策急速改弦易辙,要求“严格控制引进规模,重点引进投资少、见效快、换汇率高的单项”。陈云在政治局会议上坚称:“基本建设搞‘铁公鸡’,……就是一毛不拔,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种情形下,相关的决策自然是慎之又慎。

王选也曾被邀参加了论证会,在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王昌茂,王是电子部计算机局外设处处长,算是郭平欣的手下。在会上,他代表电子部发言。电子部始终反对留购蒙纳的设备,却对王选的成果不遗余力地推崇:“北大的字形信息描述技术不仅对汉字有很大意义,对西文也有很大好处。”王选坐在下面,觉得脸热了。

但在1979年深秋的时候,电子部以及北大的声音都显得很弱,被上下左右一片引进之声淹没了。

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国务院批准同意“留购蒙纳公司在京展出设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