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再见了,谷登堡(11)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1989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景,舆论导向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全国各级党组织都对自己的党报格外上心,财政也往这里倾斜。

云南《德宏报》与成都的一家代理商华夏电脑签约,要购买潍坊华光照排机。后来,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的被刘晓昆知道了,刘、王二人就直奔机场,先飞昆明,然后飞德宏。那时候,昆明飞往德宏的班机一周只有一班,过了这个村就真的没那个店了。他们最后是花高价从旅客手里把票淘换出来,改了姓名,然后赶到德宏的。

下了飞机,他们坐了个手扶拖拉机进城,然后直接就去敲了报社的门。

还是那个程序:

“你们回去吧,我们已经跟人家签了。”

“你们多一次比较,多一个选择,不耽误你们。如果你们觉得可以就跟我们签,你们放弃我们,我也不会埋怨你们,但是对于你们来说只是多比较了一次。”

朴实的景颇兄弟到这时候肯定不好意思拒绝笑脸客。于是,刘晓昆施展他的绝活儿,动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对方,“那就跟你去成都看看吧”。

只要你到了成都,看见了激光照排系统的真身,体验了激光照排机的魔力,你就一定会挪不动腿,你一定会像中了魔似的坐下来把前一个合同撕了,然后再与王豫川签约。

所以,把客户在第一时间带到成都,就成了他们决胜千里的重要法宝。

当天,他们约上《德宏报》的人,在傣家人的饭馆里吃了饭,喝了米酒,高高兴兴,半夜三点就出发了,乘上一辆用1000块钱包下来的面包车,连夜赶往昆明。《德宏报》的人心疼地抱怨,干吗要1000块啊,有100块就够了。

那是500多公里的山路啊,又遇上暴雨山洪,那也挡不住他们北上的脚步。他们请人把倒塌的大树锯开、搬走,给车腾出一条窄道,终于在第二天晚上赶到了大理。刘晓昆又再次使招,把《大理报》的人一块带到了昆明,然后乘飞机回到成都。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

有人怀疑刘晓昆是不是有什么商业贿赂在里头。

“没有,从来没有!”刘晓昆急忙申辩。“那时候不讲这个。礼物有的,我给人家最贵的礼物就是一支派克笔,几百块钱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