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题往事(7)

半生为人 作者:徐晓


一凡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经历过白色恐怖、残酷的战争和不治之症,他把坐牢看成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增加阅历的难得的机会。而我则不同。两年,是由许许多多忐忑揪心的日子组成的,它对人的改变也是意想不到的。出狱后所有的人都发现,我说话的速度变得特别缓慢,而我自己却一点儿没有感觉。第一次上街,我几乎有点儿害怕,站在商店门口,我踌躇着,那是我可以进去的地方吗?左右看看,发现并没有“队长”吼我,才怯怯地走进去。转了一圈儿什么也没敢买,回到家却发现,出门时妈妈给我的二十元钱不见了。我发现自由也和不自由一样需要你去适应。更重要的是现实处境,那年我二十二岁,拖着个“犯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尾巴,没有学上也不准许读书,男朋友和我吹了,以前要好的同学又都躲着我,除了被迫在街道和家庭妇女一起做童装,没有任何出路。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我只能去找一凡,只有在他那里我没有心理障碍,没有语言障碍。我们相互讲述监狱生活,共同商量上访平反的事。为了让我有点儿事做,他鼓励我学英语,并跟着我一起学,虽然我根本学不进去,但为了不让一凡扫兴,我还是坚持着。

为了让我不那么孤单,一凡给我介绍了一些朋友。在一凡家认识的人似乎个个都不同凡响,他们遭遇不同、处境不同,但都生活得特别充实。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生活的意义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被赋予的。渐渐地,我不再那样消沉。我开始忙起来,也快乐起来,张罗着为自己买衣料做衣服。我还为一凡织了一件深蓝色开身毛衣。一凡从来都只穿绒衣,没人给他织毛衣,我为他织的毛衣成了他仅有的毛衣。看到我情绪好起来,有了笑容,一凡特别高兴。他后来告诉我,当时被抓的人中我年龄最小,也最无辜,他最怕我一蹶不振。看到我终于长大了,成熟了,一凡比任何人都更高兴。

在一凡的精心呵护下,我度过了出狱后最难挨的日子,准确地说,迈过了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坎儿。平反以后我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记者、编辑,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过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幸运的是,我已在一凡的启示下懂得了,人可以自救!人只能自救!在挫折甚至灾难面前,我也有过软弱,但却没有逃跑,没有倒下,起码没有背离自己。我不能让那些关心我爱护我的朋友,特别是一凡,因我而增加一分失望。以后,每当我遇到那种因社会的不公而遭遇挫折,变得消沉颓废、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自甘堕落、不可救药的人,我总在心里十分惋惜地想:在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他们身边如果有一个一凡那样的朋友该多好!

多年以后,我逐渐懂得,人是不可能在完全的意义上被塑造和被拯救的。如果有谁背离了自己,也是命中注定的必然。可我还是宁愿认为,如果没有一凡,我将不可能从我的黑夜走向我的黎明。我从一凡身上懂得了抱怨没有用,并且学会了不抱怨,这使我一生获益匪浅—你端着的这碗水洒了,不管你怎样惋惜都收不回来了—这是任何一个家庭妇女都懂的道理,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实际上它包含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哲学,是一个使你在生活中不绝望的人生哲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