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4)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 作者:唐丽君


何 平:王小帅。

王小帅:有一个事情我首先要澄清一下,我请吴宇森导演去看我的新片《日照重庆》,但是吴导没有时间,幸好吴导没有去看。因为那部电影里面确实有一个镜头是蛮长的背影,大家去电影院看的话可以注意一下,但是这个镜头它是有内容的。

我前面完全是在欣赏几位导演刚才的每一个字和每一种感觉。煤矿老板找彭浩翔确实是找错了,应该找别人,因为他不知道彭浩翔最受欢迎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个性、他的特点。彭浩翔的《买凶拍人》很棒,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商业片、艺术片,不是我说是商业片就是商业片的,相信彭浩翔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没有去想过类型,就是把他脑子里面个性的东西、原创的东西拍出来,他应该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不过这里要注意,创作中的个性来自于导演原创,并且一定要跟神会对个性的认可结合起来。

确认个性是我们社会最珍贵的东西,那一天有没有到来?如果只是跟风,把个性甩在一边,投资方会忘记这个导演是因为什么而出名的,这个东西遗忘以后,所有导演再有个性,一到市场的面前全部缴械。因为投资方的要求就是用某个人的东西,让你变成某个人那样去创作,那就完蛋了。所以这个是整体的,我认为现在对于个性化的呼吁可能已经在导演面前,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谈到了市场,但是没有一个吹嘘钱,所以他们三个说的就是给大家一个警醒,真正的创作人员、从业人员一直想要自己的个性。对于投资人而言,作为长远培养的一个市场,我要不要认定长远地培养一个人?这个在西方是很多的,十年二十年地长期培养,是做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煤老板、所有的投资人要尊重市场,也是尊重资本。我的个性可能不是很强,但是其他导演的个性你们要不要尊重,要不要去把握?这样你们就知道是打什么仗,该怎么样走,这样才是资本进入现代原创市场里面需要寻找的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不少片子,我的体会就是真的是太缺少有导演个性的作品了,包括国外的,国外的也不见得每部都是有个性的,国外也有很多很俗的、很垃圾的电影。所以我觉得要呼吁个性,让整个社会、整个投资环境、整个观众群体在我们的媒体引导下,在媒介的沟通平台上呼吁崇尚个性,无论这部电影属于哪种出路,用不同的眼光去欣赏、赞赏它,我觉得才是一个好的制片氛围。何 平:听到四位导演的谈话,有很多东西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或者是值得反思的。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有一些问题,跟很多好的经验是相反的,我指的是华语电影,尤其是在大陆。我们的情况是,在很多很好的导演的案例里面,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因为投资人的不同而改变。为什么?其实在资本面前把个性放弃了,我们可以想到很多这样的导演,尽管也有很有名的、很棒的导演,但是你会发现从他的创作轨迹上看,换了投资人个性就没有了,变成不知道是什么个性了。最后他在整个行业里迷失了。所以我觉得坚持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吴宇森导演讲得非常好,就是影展。其实影展是发现很多年轻导演的才华的地方,因为这里聚集了热爱电影的人,我们需要发现这样的人。很多热爱做电影的人都说我有才华,但是你的才华要通过作品跟大家见面才能得到证明。其实影展也是一个发挥才华的地方,当你被发现有才华的时候,你就要坚持你的个性。吴导演还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的经验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