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情报战争:移动互联时代企业成功密码 作者:雷雨


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山本五十六像个醉汉一样,孔武有力。得到精准的情报之后,他便举起一个装满汽油的酒瓶掷向了珍珠港。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日本在中国战场势如破竹,捷报频传,进一步刺激了它的野心。““二战””中的日本成了一条贪吃蛇,张开血盆大嘴,永远不知满足。它的下一步计划是攻占东南亚岛国,夺取英国控制下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

此前,日本侵占了不少中国近海岛屿,以此为攻夺东南亚的跳板,放眼望去,只剩下一块硬骨头没啃,那就是美国。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

山本五十六对日美情势了然于胸。他明白,日本海军的装备不比美军差,有的地方甚至还要优于美军,比如它的航空母舰、鱼雷轰炸机;而且军队制定的作战序列也预示着日美早晚要开战,既然如此,不如先痛殴美国太平洋舰队,菲律宾也就不在话下了。

此外,山本五十六还有一个战略考量。

山本五十六是个美国通,深知美国的实力,战争机制一旦开启,想打败美国就成了奢望。为此,只能先下手为强,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让它难以翻身。

吉川猛夫的情报工作使他的偷袭计划如虎添翼。箭在弦上,时刻待发!

1941年11月26日,日本的千岛群岛军港静悄悄。这里常年被迷雾笼罩,难得见一次太阳。

就在这么一个大雾弥漫的日子里,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从不同的港口向千岛群岛集结。很快,一支由6艘大型航母和大量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以及载有360架轰炸机、战斗机组成的超级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起航出海,直发珍珠港。

与此同时,日本跟美国的外交谈判也告失败。

就在日本偷袭舰队出发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日本特使向日本发出警告:如果日本奉行希特勒主义,最终必将失败。他还跟左右的人说,预计在几天之内,日本就会挑起战争。

然而,日本没有给美国多少时间。美国也根本没有重视日本。

12月6日,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美国海军部截获一份日本政府给日本驻美大使野村的电报,即赫赫有名的“14段电报”。电报被破译出来,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日本政府要求野村大使于1点整,准时将电报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

海军部认为,这里的1点整就是日本发动袭击的确切时间,然而这并没有引起罗斯福的重视。罗斯福只是意识到外交谈判失败了,“这么说,是要爆发战争了!”

罗斯福还在等着日本郑重其事的宣战,可是,日本却不宣而战。

1941年12月7日的早晨,又是一个周末。

珍珠港像往常一样,幽静的海港,海边还有飞鸟盘旋。港口北方25海里处的雷达站,两个二等兵正准备交接班。

突然,他们发现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大片移动的亮点。根据专业经验,他们知道大量的飞机正在向珍珠港飞来。他们不敢疏忽,赶紧给值班长官发报告。

然而,这位值班长官或许是因为前一晚喝了点小酒,竟然断定飞机是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的,是自家的轰炸机,不用去管。

时间定格在1941年12月7日早7点55分。日本战机飞临珍珠港上空,开始了魔鬼般的狂轰滥炸。

美国人做梦都想不到日本人会搞偷袭,他们在大火浓烟中四下躲避,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惊怕的喊叫声,电台的喇叭高声喊话:“空袭珍珠港。警报,这不是演习!再重复一遍,警报,这不是演习!”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9点30分,空袭结束。美国的8艘战列舰有4艘被炸沉,4艘长期失去作战能力。另有18艘大型舰艇被炸沉或炸伤,100多架飞机仅剩一堆冒烟的残骸。美军官兵被炸死2403人,炸伤1176人。日方仅损失29架飞机。

幸亏,美国有3艘航母和11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一个编队去执行任务,不在港内,由此幸免于难,保存了充裕的反击力量。要不然美国太平洋舰队恐怕要全军覆没。

曾经何时,美国暗自庆幸自己远离““二战””战场,日本和德国都打不到它。这次它接受了惨痛的教训:席卷世界的“二战”,范围之广,惨烈程度之深,想独善其身保持中立是极其不明智的,也行不通。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正式宣战。

珍珠港一役,使山本五十六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哪怕是暂时的,他也心满意足,最起码入侵东南亚没有后顾之忧了。

不过,世事殊难预料。4年后,两颗原子弹落到了日本广岛,直接促成了日本投降,这也许就是美国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报复吧。

尽管“二战”中日本最终投降失败,但是偷袭珍珠港是一次不容置疑的军事胜利。这一切无疑要归功于吉川猛夫的情报工作做得出色。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70多年了,现在我们回过头再去梳理那段历史会发现,除了军事上的胜利,日本还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情报的胜利。

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瓦解了,军事上失败了,可是情报方面的优势和力量却得以延续,支持了日本再次崛起的神话。

如果认真审视吉川猛夫搜集情报的过程,会发现并没有《碟中谍》中刺激惊险的动作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潜伏到美军司令部情报偷窃行为,更没有策反任何美军情报人员,其搜集情报也仅仅是在唱歌、喝酒、钓鱼、潜水的休闲过程中完成,成本极为低廉,似乎平淡无奇,寡淡无味。

事实上,正是这些远远“注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进进出出,随心“留意”美国军舰的排列形式,不经意地“发现”了周末美军军舰都要回港休整的惯例等不起眼的“碎片”,构成了轰动世界的珍珠港战役的绝密情报。

这,就是情报。这,就是情报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