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提升魅力,有人“捧”才有人“随”(3)

一位CEO的商道真经 作者:曾志平


以廉洁的心态“敬业”

你敬业吗?

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但是如何敬业的呢?可能有人会说:我每天都在加班、为工作操碎了心、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了……

但是,这只能表明工作很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处理,但并不能表明真的敬业了。比如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办公室加班,这是事实,但是他正常工作时间可能都在玩,或者干私活。也有的人为工作操碎了心,但他这么做无非就是弥补自己的过失……

敬业有很多种形式和方法,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真正敬业的人都具备廉洁的心态。

廉洁心态,是笔者一个张姓同学的父亲给笔者的启发。

1994年清明节,笔者回乡扫墓,顺便探亲访友,拜访一位姓张的老同学。他是一名乡村老师。在他家,见到了他的父亲——一名退休老教师。老人家此时已经是七十多岁了,身体却比先前还硬朗。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为儿子也一样当了农村教师引以为傲。农村教师地位低、待遇差,人所共知,而他老人家却为儿子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高兴,感到光荣,可见他对教育事业是多么情深志笃,他的敬业精神多么高尚!老同学也争气,在教师队伍中也有所建树,有了高级教师的职称,1993年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县劳动模范。

看着老人眉飞色舞的样子,我们闲聊离别之情,叙述人生济遇,追忆关于他老人家许多传奇般的故事:他是解放前就加入共产党的老同志,并在解放前就在中学任教,解放后担任中学校长。1958年整风“反右”运动中,成为“极右分子”,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下放回家当农民,是农村中被管制劳动改造的“五类分子”。回农村以后,他老老实实耕田,认认真真饲养鸡、鸭、猪、牛,生活也过得很充实。在村中,明里没有几个人敢接近他。说也奇怪,尽管他画花了脸,戴着“坏人”的面纱,村中人却无不把他当好人。他爱讲故事,知识渊博,所以特别受年轻人的爱戴、敬重。大家都在心里纳闷:他是老共产党员,被整成这样子也没有反抗,不管是什么场合都大喊拥护共产党,为什么会是极右分子?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受管制?真是无法理解。尽管有一道政治鸿沟把人们分离开来,但当夜幕降临,大家坐在一盏油灯下的时候,这鸿沟就自然消失。一班年轻人就会聆听他讲解为人之法、孔孟之道、操守、敬业……

他说:“人有动物之性,自私、贪婪,制造罪行丑恶,欲克制约束,就要做到‘廉洁自律’,确保成就事业。所谓敬业,就是专心学业;所谓乐群,就是乐与朋友交往和睦。业精于勤,事成于功。为人在世,最重要的是敬业。敬业的人,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有所建树!”他无限热爱教育事业,津津乐道,以当教师为光荣。尽管被整得头都抬不起来,他却还是乐呵呵地说:“正人君子,明志达理。”“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朋友善者愿而乐之。”“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又说:“为人在世,要胸怀大志,坚定不移。要做一番事业,才不枉活一生。”

敬业、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受贿,洁身自好才能成为高尚的人。敬业与廉洁,总是相关联的。可以这样说,凡是敬业者,都比较作风正派,不损害公益事业,不贪污腐败。相反,不敬业者,工作马马虎虎,不专心致志,都会把心思用偏,一有机会就损公肥私,就会贪污腐败。有人说廉洁是当官的事,一般的员工用不着讲什么廉洁。其实不然。廉洁作为一种操守,是人人都要倡导、坚持的。当官的要自律,自觉抗拒不廉洁的行为,一般员工也要自觉拒腐防变。君不见,银行界受处分的不少是小职员,利用工作之便贪污盗窃公款。也随处可见企业的一般员工,总是在想着法子去弄虚作弊,从中贪污,中饱私囊。可见廉洁自律,关系着社会文明进步,是人人都要积极倡导、自觉实行的。

以廉洁的心态敬业,你做到了吗?商道真经:如何保障心态的廉洁?

心态决定成败,保障心态的廉洁,则是保障事业的成功。有一个现实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生活在一个诱惑十足的时代。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欲望的诱惑,甚至是权力的诱惑等,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心态不再廉洁,从而成为肮脏交易中的一员。

保障心态的廉洁,比心态廉洁本身更具现实意义。那么该如何去做呢?以下几点或许能够帮到你:

(1)领悟心态廉洁的意义

心态廉洁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当真正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相信你的内心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尽管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但一点一点来做,慢慢地,就会发生改变。

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节欲、戒欲,对保持心态的廉洁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意义非凡。

(2)时刻警醒自己

作为一个企业CEO,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自制力是万万不行的。而时刻警醒则是自制力的来源。如果指望别人来提醒,难度较大。不妨把想对自己说的话,或者从书本当中看来的名言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起到时刻警醒的作用。这种方式可能有些老套,但确实有效。

(3)节欲、戒欲

想要得到的越多,内心驱使你去满足欲望的力量也就越大。尽管现实情况并不允许获得这么多,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这么做。自然,违反规则、法律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时此刻,敬业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根本不记得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