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企业人格化,做企业就是在做人(8)

一位CEO的商道真经 作者:曾志平


经营要靠“仁术”赢利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经营要靠什么来赢利?相信答案有很多,比如产品、创新、管理、竞争、人才……

以上这些确实是赢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过还可能忽略了一点:以上的这些因素仅仅是外在的,如果没有内在的支持和正确引导,这些因素也可以成为阻碍企业赢利的“罪魁祸首”。比如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有高质量的产品不把任何客户放在眼里,最终客户选择了它的竞争对手;有的企业管理非常严格却侵犯了员工的权力,最终员工选择了跳槽或者背叛;还有的企业很注重引入人才,却忘记考核人才的品德,这些人才最终做出对不起企业、对不起客户的事情……

企业经营,唯有把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获得赢利。这个内在的因素就是“仁术”。

有人说:“人生乐趣,莫过于‘高薪、高寿、高兴’。”三件好事之中,如果只能选择一件,应该首推‘高兴’。”对经营者来说,最令人高兴的事就是利用“仁术”经营赚钱;走正道路生财、聚财,才能开心。经营者要努力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要把成本管理作为经营过程的基本任务认真抓好,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自我约束,实现低消耗,高效率;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成本管理为解放企业生产力、调动员工积极性服务。加强成本分析、成本测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决算等项工作,才能提高企业利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要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新路子?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经营管理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办好企业最基本的经验。如果偏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则会一败涂地。

二、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特别是顺利的时候,一旦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必然招致失败。

三、增收和节支,开源节流提高企业利润。在生产领域,采取措施在增加新产品的同时努力减少成本开支;在流通领域,采取措施在扩大销售量的同时努力减少流通费用开支。这两个领域做好了,企业就可以“增收”聚财。

企业经营要为获取利润而努力。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说:“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人富而仁义附焉。”在他看来,“富”与“仁义”是统一的,即是:只有发展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才有依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位现代学者古为今用地说:“仁”是精神文明,“富”是物质文明,“义”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组合。“仁义”,就是文明、道德。经营者要运用智慧开发利用资本,投入少,变现快,产出多,经营盈利,同时要用可支配财富造福民众,报效社会。“不利而利,乐观时变”,仁术发财。经营者只有了解这其中的奥秘,才能商海游弋,得心应手,快活人生。商道真经:如何正确理解“竞争”的含义?

为什么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无法做到通过“仁术”来赢利?原因有很多,不过最常见的就是没有正确理解“竞争”的含义,他们往往为了竞争而竞争,以至于给对手、客户造成了伤害。

虽然竞争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竞争却并非控制市场的最好手段。根据市场实际,建立新的收购与合作体系,互相渗透,步步为营,最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才是壮大实力,掌控市场的上上之计。然而,很多领导者并不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他们看来,自己要赚钱,就只有将对手“置之死地而后快”。由此产生了一种不良现象:在原料不足时,就掀起“原料大战”;市场疲软时,就掀起“销售大战”。一些地方老板也推波助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这些“大战”中,使公司间的竞争发展为地区间的竞争。结果地方保护的城墙筑起来了,统一的市场被分割了,力量相互抵消了,各自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1)竞争,不等于恶性竞争

领导者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往往采取互相比拼,互相拆台的手段。这样一来,竞争对手也会采取更疯狂的行为来回击,结果是两败俱伤,甚至两家企业全部死掉。恶性竞争是领导者不懂市场规则引起的,是由于想垄断引起的,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市场不是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做完的。

(2)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这是一种友善而且结果最好的竞争方式,大家都可以获利,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皆大欢喜,这是每个竞争者想要看到的。然而,由于利益分配往往会出现纠纷,致使合作很难长久,这是一大致命伤。

(3)合理定位,变竞争为无争

领导者对自己的产品合理定位,这样就不会和同类产品发生冲突,有了产品差异,就能做到无争。因此,针对具体的客户群,开发不同的产品,就能避开竞争。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做生意固然需要竞争,但仔细想起来,任何人都不是为了竞争而做生意的。所以即使同业在自家附近新开始经营,也应以开阔之心胸对待,而不应视为眼中钉。新开店的人,也应以对待先进之心,行后进应尽之礼。此种良好的风范,可以使顾客对店家产生信赖。所以,同行之间,一方面做正当的竞争,另一方面和睦相处,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