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流的渠道(3)

理解美国:美国文化指南 作者:(美)加里·阿尔滕


非语言行为的几个方面

外表如果要对美国人的外表和衣着进行归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国人也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对何种衣着吸引人或不吸引人、特定场合穿什么衣服得体或不得体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随着时尚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也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发型、化妆、珠宝和身体装饰都是如此。所有这些都属于非语言行为。通常外国人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发型、服装(包括鞋子)和化妆品的使用都与当地人不同。

很多来自其他文化群体的人发现美国人的着装非常随意,在美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远离海边的大城市,穿着牛仔裤去教堂、听歌剧或参加婚礼都不会被认为不妥当。过去这些场合都需要着正装出席。

身体动作和手势身体活动是另一种非语言信息。很多外国来访者说美国人走路很有特色:身体前倾,用力甩着胳膊,快速前行。在外国人眼里,美国人的这些身体动作给人的印象就是目空一切、自高自大。

至于讲话时的动作,美国人认为“中度”手势是得体的。他们讲话时利用手势加强语气或示意,但是通常不让肘部超过肩部,打招呼、说再见、举手表决或在人群中让某人注意到自己时除外。谈话时肘部高过肩部,会被认为情绪非常激动,甚至生气。在美国人眼中,意大利人、希腊人和一些拉丁美洲的人可能被认为太情绪化或急躁,就是因为他们讲话时手势非常用力。在亚洲人看来,这种手势带有孩子气或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另外,美国人可能认为那些谈话时双手垂直放于身体两侧不动的人“太呆板”、“太拘谨”、“太紧张”。美国人经常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特别是这两个国家的女性就是这个样子。

大多数社会都有特定环境中的标准手势,如打招呼、说再见、召集人、用头部动作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用指头数数或表示数目。篇幅有限,此处不能一一详述美国人在这些情况下的手势。外国来访者了解手势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叫一个美国人现场演示一下。

还有一些手势被认为是下流猥亵的。外国来访者如果要求演示或解释这种手势最好找同性别的美国人。

外国来访者应该知道,美国人有可能忽视或误解外国人使用的肢体语言。例如,从印度某个地方来的人听别人说话时,头的摆动方式如同在画数字“8”,意思是说:“我在听着呢,我理解你的意思。”美国人没有类似的肢体语言。这种用头示意的方式既不是点头表示同意,也不是摇头表示不同意,在美国人看来这种肢体语言有可能说明这个印度人脖子疼,或肌肉发紧,所以摇头来放松肌肉。美国人也可能对这个动作感到很生气。

美国人与一个好像脖子疼的印度人谈话时,有可能被这种头部的动作搞得心神不宁,而无法集中精力谈话。这是非语言行为的危险之一。不熟悉的手势或姿势可能特别分散人的注意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