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绳系腕》序言/余光中的大品散文(1)

黄绳系腕 作者:余光中


黄国彬

余光中的散文,风格多元,题材广阔,全面的成就已有公论,在此无须重复。可是,余氏的散文中,该数哪一类最出色呢?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避而不问;即使有人问起,也可以避而不答,以一两句外交辞令交代过去:“好散文就是好散文嘛!干吗要分高下?何况散文因题材不同,有时会像橘子和苹果一样,不能加以比较。”

可惜这样的问题,有时却不能回避。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过去几年,我一直教二十世纪的中文文学。由于一学年之中既要讨论小说,又要赏析诗歌、散文,所割之爱颇多。以散文的赏析为例,半个学期之内,我只能蜻蜓点水般从数位作家的作品中,每位选讲一篇。选到余光中的作品时,问题就来了:“余光中的散文,质优量丰,该选哪一篇呢?”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自然会多选几篇,其中包括《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催魂铃》、《我的四个假想敌》《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央》等,学生都可以获益不浅;而且这类作品是散文正格,学生和初习散文创作的人,都较易入手。可是,要在短短的一两个钟头内向学生介绍余光中的散文世界,考虑就不同了。都是好散文,但不算余光中的绝技,因为写这类散文而又写得出色的,五四以来,除了余光中,还有别的作家。我要介绍的余氏作品,应该能达到余光中所提出的标准。

余光中四十岁前后所写的散文最为重要。在这个时期,他踔厉风发,以盛年之笔接受各种新经验、大经验(尤其是旅美经验)的挑战,写出了一篇接一篇神气贯注、想象奇伟的作品,升到了五四以来罕有的高度。《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一类文章,无疑都隽永幽默,情趣和理趣兼备,但这类佳篇,在梁实秋的散文集里也可以找到。《噪音二题》、《蝗族的盛宴》、《幽默的境界》等几篇,冶幽默和讽刺于一炉,也十分难得,但也有梁实秋、钱钟书的作品为侣。《逍遥游》、《鬼雨》、《咦呵西部》、《听听那冷雨》等作品就不同了;这类作品,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集里都不易找到;即使相近而未逮的,也为数寥寥。

余光中的这类散文,出色而罕见,在五四以来的散文史上岳峙寡俦,以“大品”一词形容,庶几能标出其独特之处。他的大品散文有多种特色。

第一个特色,就篇幅而言,大品散文比一般散文长。

在大品散文里,余光中的笔势、想象有较大--甚至极大--的空间去驰骋;情形有点像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绘《创世纪》,贝多芬作《第五交响曲》。在《逍遥游》的后记里,余光中说过:“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这段言志文字,道出了大品散文的基本特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