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从微观到宏观:GDP走过的路(3)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 作者:(美)约翰·格拉夫


GNP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涵盖范围惊人。它聚集了每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数据——从香肠销售到塑料生产,然后将美国经济产出的总量换算成一个数字,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西蒙提出的这项指标可谓史无前例。该衡量标准的研究对象是全国的“总体产出和总体需求”。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产不足与消费不足,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石油和森林,却几乎没有工业制成品,例如输水管道。因此,这个指标的提出至关重要。

GNP的提出和采用也是美国经济思想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当然,它并非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斗争,因为美国人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资本主义。但是100多年来,他们都在争论有关资本主义的两个派别。

其中一派是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其支持者认为,不受监管的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能够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只需提供军事、警方保护和司法机关等基本服务;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干涉。在他们看来,政府的政策干预只会阻碍经济的进步。

另外一派是混合经济。其支持者认为,政府应当起到积极的作用:提供服务,监督并规范市场,防止垄断,管理经济政策。他们认为,政府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大萧条时期,这种观点打败了自由放任主义,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这种优势地位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经济学家们提出了GNP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以方便联邦政府制定全美范围的经济政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