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了解部下的个性(2)

双赢绝对说服术 作者:千高原


适合部下的说服方法

有这样的一件事。听说某家大厂商的上司,称赞其女职员:“我很喜欢你这件衬衫。”但是,那个女职员回家后,立刻剪破那件衬衫,不想再穿第二次。

这样的上司,经常赞美、鼓励下属,应该是会促进公司内部良性的沟通。但是,这个女职员却有反常的回馈。其实,她的个性非常歇斯底里,平时同事们与她相处、交谈,都得很注意言辞。

我们知道,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不难找出适合与对方相处的方法。

“那个人是属于乐天派的,可以较无顾忌的与他交谈。”

“那个人是个理论主义者,说话要有条理才能令其信服。”

像这一类的话,就是根据对方的不同性格,而有微妙的说话方法。

“说服”,也是同样的道理。试着找出适合那个人个性的说服方法,这样成功的几率才会大幅提高。

不同的人不同的说服方法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了是不是马上见之于行动?”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哥哥在,怎么能不向他们请示就贸然行事呢?”

过了些天。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当然要马上行动!”这两次谈话,孔子的学生公西华都听到了。对同一提问,孔子作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公西华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问孔子:“先生,子路问您听到了就行动吗?你回答说要征求父兄的意见;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您的回答前后不一致,我很困惑!”

孔子回答说:“冉有办事畏缩犹豫,所以我鼓励他办事果断一些,叫他看准了马上就去办;而子路好勇过人,性子急躁,所以我得约束他一下,叫他凡事三思而行,征求父兄的意见。”公西华听到孔子的回答,茅塞顿开。从前,孔子曾批评过子路说:“子路啊,你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有一天,孔子叫子路、冉有等各谈一下自己的志向,话刚说完,子路立刻站起说:“如果叫我去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遇到战乱饥荒的国家,只要三年,我就能使他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而冉有回答:“如果叫我治理一个小国,三年以后可以使老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仪,那只有等待君子来实行了。”这也暴露了冉有畏畏缩缩的性格特点。孔子正是根据这两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对之施加不同的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