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不死》弱智的电影台词

理想不死 作者:胡赳赳


第十二章 弱智的电影台词 

不是电影太苍白,而是对白太弱智。

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说人话的?用阶级语言作斗争可以,用阶级语言拍电影就弱智;用网络语言聊天可以,用网络语言拍电影就弱智;用废话连篇打发时间可以,用废话连篇打发电影就弱智;用不合逻辑写诗可以,用不合逻辑说话就弱智;用生编硬造写小说可以,用生编硬造写台词就弱智。

比起穿帮的电影叙事场景,不说人话的台词使电影不仅显得更加虚假,而且更加乏味。谁能够忍受说了上句就知道下句的电影?谁能够忍受用词的矫情和造作?谁能够忍受一连串的笑场?

不正常的说话方式正在影响着电影的趣味。它使电影染上了电视剧病,使正剧变成了闹剧、大片变成了大便。

弱智的电影台词一方面在驱赶观众离开电影院,另一方面也在改变观众的观影期待值:它使观影活动变成类似于观看马戏团表演时的猎奇和兴奋。

《夜宴》尚未上映,恶搞短片《真相大揭秘》就已上网。剑锋又一次直指大片的命门。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电影已难逃凡大片必被恶搞的厄运。

弱智的电影台词,不一定全是编剧惹的祸。但它却赤裸裸地宣布着电影创造力的崩溃,宣布着电影人的低能和无用,宣布着电影脱离人类——假如它不是试图麻痹或蒙骗人类的话。

中国编剧的想象力匮乏症在加速蔓延,他们仍然停留在“口欲期”,在好口感电影缺席的情况下,颠三倒四、不文不白、上下五千年信手一挥间的例句太多了,它们往往很快成为人们的笑柄和口实,并且成为电影剧情之外的额外卖点。

冯小刚为《夜宴》中的一句“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辩护说,诚信本来就是个文言词,大家笑场是不通古文。

与好莱坞精心设计的、每一句台词必有出处的方式相比,中国编剧拥有的自由创作度则要大得多,他们驾驭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意念穿行在剧本的台词中。

也许,大家开始要怀念默片时代了,在废除了饶舌的、不自觉的无厘头之后,默片传递出来的信息量反而显得更多。更重要的是,如果一部电影被冗长的台词占据之后,其潜台词则是:这是一部闷片。

符号学家艾柯在《色情电影之真谛》一文中说:“如果影片主人公从A地到B地花费的时间超出你愿意接受的程度,那么你看的就是一部色情片。”同样可以认为,如果影片主人公从A事物到B事物花费的口舌超出你愿意接受的程度甚至“不仅侮辱你的人格,还侮辱你的智商”时,那么,请认为这是一部超级暴力片。

在《疯狂的石头》中,则有着打磨过的民间语言智慧的沉淀和集成,这实属罕见。这部把民间语文中的酸甜苦辣转换成台词课的电影,其爆笑则给人踏实之感,“看不见啊,BMW,别摸我”,被热衷的网友在MSN上演绎成“MSN,摸死你”。

与之相对应的是,取材于“600名人电话网络泄露事件”的电影《第601个电话》则显示出了其台词上的穷极无聊:“我很帅哦,我很帅哦,是你想象不到的帅哦。”

弱智的电影台词利令智昏,张口就来、信口胡诌、大喷口水、无限叹词置人于催眠状态,既不能还原生活本身的活色生香,也不能提供原生态的口语景观,它唯一的作用是,用低于生活情景的个人编造手法,把中国电影的所有对白变成个人空想主义的非智力独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