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战略,坏战略》第2章 好战略之转换视角创造优势2

好战略,坏战略 作者:(美)理查德·鲁梅尔特


在这个故事中,明显处于弱势的一方战胜了明显处于优势的一方,从而使这个故事有了强大的影响力。我们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力量,还有如何发现一种形势下蕴藏的力量,即如何创造或发现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对比。人们如何才能看到别人的缺陷或疏忽,进而发现关键目标并创造优势呢?这不容易弄清楚,只有摆脱惯性思维才能有所体悟。虽然好战略未必都符合这种观点,但是符合这种观点的好战略能够带来非同寻常的优势。

沃尔玛

我同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员和公司打交道时,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发掘不同形势所蕴藏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常会提到沃尔玛创立和崛起的案例。1986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成为美国首富。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详细分析沃尔玛的案例。现在的沃尔玛不断进驻各大城市,业务扩展到欧洲,成为世界上营业收入最多的企业。但是,从前的沃尔玛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简单、效率更高的形象,犹如一位朝气蓬勃的挑战者,而不是今天的庞然大物。虽然今天看来难以置信,但沃尔玛的确曾经是大卫,而不是歌利亚。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在白板上写下了下面一句话,并在其周围画了一个方框框了起来:传统观点:全线折扣店所在的地方至少得有10万人口。

我给讨论小组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沃尔玛如此成功?我首先让比尔回答问题,他曾经在职业生涯早期做过销售。他礼节性地称赞了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卓越领导。我不置可否,在白板上写下了“山姆·沃尔顿”,然后进一步提问:“沃尔顿做了哪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呢?”

比尔看着白板上的方框说:“沃尔顿突破了传统观点,他把大商店的店址选在了小城镇。沃尔玛每天都有特价,利用计算机库存与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存货管理。它不受工会制约,行政管理费用也很低。”

其他6位参与者用了大约30分钟时间加以补充。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我没有打断他们。我鼓励他们说出细节和背景,问道:“店面规模有多大?城镇有多小?计算机物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沃尔玛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行政管理费用如此之低呢?”

根据他们说出的各种答案,我在白板上画了3个示意图。首先,我画了一个圆圈,代表一座拥有1万人口的小城镇。我又在圆圈内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框,表示一家面积4.5万平方英尺的沃尔玛商店。第二个示意图是关于物流系统的。我用一个方框表示区域配送中心,用从方框内向外延伸的一条直线表示一辆卡车的行驶路径,沿途经过依托于这个区域配送中心的150家商店。在回来的路上,这条直线经过卖家,会带回来一批批的货物。这条直线骤然回到方框内,表示通过向外开出的卡车实现交叉配送。颜色不同的直线表示信息流动,首先从各个沃尔玛商店流向中央计算机,然后通过中央计算机将信息发送给卖家和配送中心。最后,在讨论管理体系的时候,我描绘出了区域经理每周的工作路线:周一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沃尔玛总部出发,查访各个店面,采集并反馈各种信息,然后于周四返回本顿维尔,参加周五和周六的小组会议。后两个示意图出奇的相似,两者都揭示了高效配送的枢纽式结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