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前言(2)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作者:李魁彩


毛泽东总是在游览中经营着他的 “诗词余事 ”,在做 “江海客 ”的同时,产生许多令人赞叹的诗词作品,记录下祖国山川物象,把游情和诗意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再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绮丽。而旅行和创作所表现的山河深情、诗人气质,又从一个侧面展露出他伟人的博大胸襟、崇高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在游历中产生的作品《七律 ·登庐山》、《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游泳》等,都充分显示出革命家睥睨往古的气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昂的革命意志与浩大的山川景象相互交映,使他的山水诗词“独有豪情,天际悬日月,风雷激四海”。

毛泽东在游历中对每个名胜古迹都是反复观察。他对名胜古迹极富感情,有些古迹不止一次去游览,所过之地不是简单地浏览一下,观光而已,而是联系到古迹的历史渊源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典故,反复加深印象和提炼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毛泽东在游历中始终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在游历中除了观赏祖国的青山碧水,体悟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外,时刻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对于关系人民利益的荒山的绿化、水利的建设、农田的耕种、人民生活的改善、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无不细心观察,提出建议,造福于民。他在游历中,无论多么累,从来不骑马,不坐滑竿。他认为坐滑竿就是骑在人民头上,人家汗流浃背,自己安静悠闲地欣赏风景是不人道的,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总是一根竹拐棍伴随他整个游程。

为了再现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毛泽东的游历轶事进行分析整理,编著成册,并注意将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读者饭后茶余阅读,不仅能陶冶性情,增长才干,而且能强烈感受到山河壮丽、豪情犹在,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起爱我中华的情怀。在诸多同志的支持下,该书正式出版,将和读者见面!

应该说明的是:河北省南宫市委组织部的石景同志,为本书的成稿做了大量工作,并参与部分内容的写作。由于种种原因,封面上没有著出石景同志的名字,在此表示歉意,并对石景同志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毛泽东的摄影师吕厚民先生为全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图片,感谢为本书提供风景图片的庐山、莫干山、雁门关等景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作者

2012年7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