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节选(23)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作者:李魁彩


权力之巅紫禁城,皇家禁苑大故宫——毛泽东三进故宫,笑谈历史风云

故宫, 旧称紫禁城, 在北京市中心,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明永乐四年(1406 年)始建,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基本建成, 迄今600 余年中历经24 个皇帝, 有屋宇9000 余间。周围宫墙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 米的护城河环绕, 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 外朝”、“ 内廷” 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 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故宫建筑气势雄伟, 豪华壮丽, 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 是研究明清两代历史和历代艺术的重要资料。

决策保护故宫

毛泽东对故宫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1949 年初北平解放前, 他就运筹帷幄, 于1 月16 日以公函致傅作义将军:

本军奉命征讨,全为吊民伐罪。贵将军不敢野战,率领数十万军队退入平津,据城抵抗,使两城人民受尽痛苦。本军迭次通知贵将军及贵属,顾念两城数百万人民之生命财产,数千年之文化古迹,国家前途所系之轻重工业及贵属官兵之身家性命,提出和平缴械或出城改编两项办法。

当时, 大批国民党溃军涌进城内, 散兵游勇在紫禁城内乱窜, 故宫面临危难。如若攻城,国民党军队必以故宫为避难所,甚至可能作为发射场地,两军相逢, 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的英明决策保护了故宫这一伟大的古建筑群。

解放后, 毛泽东对故宫博物院一直很重视。1951 年12 月12 日, 他把王船山的墨迹《双鹤瑞舞赋》赠送给博物院, 这是他的友人姚虞琴赠送的墨宝。姚虞琴是著名画家, 浙江余杭人, 早年在长沙研究清人王夫之( 号船山) 的学术思想。日寇占领期间, 他以卖画为生, 画兰不带土, 以寓国土沦陷之意。新中国成立后, 他欣喜万分, 将自己珍藏的《双鹤瑞舞赋》, 交由陈叔通献给毛泽东。毛泽东虽然非常喜爱这件墨宝, 但他认为还是交由博物馆收藏为好。于是将这件书法珍品交给了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 并给郑写了一封信:“ 据云此种手迹甚为稀有, 今送至兄处, 请为保存为盼!”1952 年12 月27 日, 毛泽东又将友人蒋泽霖赠送的钱东壁临《兰亭十三跋》赠送给了故宫博物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