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学大师谈》第二章 散文(9)

中国文学:大师谈 作者:郑振铎


我们如将先秦的历史家与先秦的哲学家比较一下,我们便知道历史家在散文上所占的地位实在是非常的渺小的。先秦的历史书籍,有被称为“断烂朝报”的《春秋》;有依据这个编年体裁而叙述得比较详细的《左传》;有依国别编次,并无叙述的系统的《国语》《国策》,此外更有惟一的传记:《穆天子传》。像《春秋》《竹书纪年》等编年体的历史,本来不算是什么有组织的东西。他们不过依了时间的自然顺序以记载历年所发生的史迹而已。他们是编辑方法最原始的史籍。惟《春秋左氏传》《左氏传》有《十三经注疏》本,有《相台五经》本较为进步,常有许多着意的描状,足称为一部有文学趣味的历史。《左氏传》为左丘明作。左丘明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很少。据说,他是一个盲人。孔子的《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左丘明的传,则书孔子卒,直至哀公二十七年始告终止。

《国语》记载自公元前990年周穆王十二年到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六年的诸国的史迹。相传这部书亦为左丘明所作。左丘明作《春秋传》,意有未尽,“故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国语》有士礼居刊本,有坊刊本,这部书的性质与《春秋传》不同。《春秋传》编年,《国语》则分国叙述。凡二十一卷,分叙周、鲁、齐、晋、郑、楚、吴及越等八国的重要的史事。《战国策》继续《国语》的体例,而叙三家分晋至楚汉末起之前的重要史事。《战国策》《战国策》有士礼居刊本,有坊刊本在文学上的威权不下于《春秋左传》及《国语》。而《国策》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旧的一切,已完全推倒,完全摧毁,所有的言论都是独创的,直捷的,包含可爱的机警与雄辩的。所有的行动都是勇敢的,不守旧习惯的,都是审辨直接的,利害极为明了的。因此,《战国策》遂给读者以一个新的特创的内容。她如一部中世纪的欧洲的传奇,如一部记述魏、蜀、吴三国的史事的小说《三国志演义》,使读者永远的喜欢读她。《战国策》初名《国策》,或名《国事》,或名《短长》,或名《长书》,或名《修书》,卷帙亦错乱无序。汉时刘向始把她整理过,定名为《战国策》,分之为三十三篇。所叙的诸国,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及中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