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方智慧》先秦显学:墨家(3)

东方智慧:中国思想与思想家 作者:刘德斌


墨子所处的兼并战争日渐激烈的战国时代,决定了兼爱本身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墨家的其他主张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具有不可操作性。这也是墨家思想一直得不到统治者重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整体而言,墨子的学说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哲学思辨的成分不多。荀子曾说,墨家的思想没有什么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一评价可以说是基本准确的。墨子的主张多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缺点、问题出发,一切只为解决问题,不考虑其主张是否是真理。但是,也正是由于如此,墨家思想在当时有很多的信从者,特别是在下层群众之中。

墨子生前,墨家学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主要是与墨子个人的人格感召力有关。就连骂墨子是禽兽的孟子也承认,“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认为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兼爱思想,头都操劳得秃了,脚后跟都走得磨烂了,但还是在义不容辞地坚持着。古人对墨子的评价基本是,他太清苦、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

正是墨子的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召了许多人,甘愿追随他为天下苍生而奔波。以此为基础,墨家在许多诸侯国中都建立起自己的社团,其首领称“钜子”,内部组织严密、纪律严明。

有一个故事,很能体现墨家的严于律己精神。

相传,秦国一位十分著名的墨家钜子,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他说:先生您年纪也大了,而且只有一个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员们不要判他死罪了。但是,这位钜子却认为,他的儿子违背了墨家的精神,最后还是按墨家的家法处死了他。对于墨家来说,墨家之法所表达的“天下大义”,是任何人不可违背的。这也反映出墨家社团组织的严密和纪律的严明。

战国时期,墨家学说在民间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儒家之上。墨子死后,墨家学派也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

墨家三派的划分主要与所处的地域有关。相里氏之墨在西部,靠近秦国;邓陵氏之墨在南部的楚国,相夫氏之墨在东方的宋、鲁、齐等国,是墨家思想的诞生地,东方之墨直接承袭墨子衣钵。此外,三方之墨各有所专,南方之墨善辩,西方之墨重实践,东方之墨善讲学。其中,西方之墨最为盛行,对战国后期的秦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