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何来“大日本”(3)

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 作者:程万军


2、“大日本”启于崖山后

在我们看来,日本就是日本,小日本、大日本的说法我们都不愿意理睬。但是大日本的说法也是由来已久。世人大多以为,“大日本”源自19世纪下半叶,是明治维新膨胀了日本征服世界的野心,其实,寻根问底,明治维新已是“大日本”的完成式,而“大日本”的启蒙期至少要上溯七百年。一个有关中国的历史结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个历史重大结点就是蒙古灭宋。

中世纪末叶,即公元1279年,南宋被蒙古所灭,汉民族首次亡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的日本五味杂陈,翻江倒海。

一方面,宋朝灭亡后日本觉得很惋惜,另一方面,日本也由此萌生了“狼念”。

当时的日本处于镰仓幕府八代北条时宗执政时期。听闻陆秀夫携带宋代最后一位小皇帝投入大海、宋朝亡国消息的镰仓幕府,朝野上下皆恸哭,哀悼中原从此陆沉,感慨华夏为夷狄所辱——“崖山之后无中华”。

几乎在灭南宋的同时,忽必烈派使令日本臣服,年仅23岁的“少主”北条时宗以一国之主的身份断然拒绝,斩杀来使。忽必烈一怒之下发动讨伐日本远征。

面对忽必烈强大的蒙古远征军,北条时宗毅然决定军事对抗,他的那句“莫烦恼,蓦直前进”名言流进了日本武士的心脾。蒙古军跨海进攻九州时,日本当时虽无枪炮,但幕府动员全国武士应战。文永之役,创下了日本历史上罕见的逆转记录,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败在了当时军事力量还不及南宋的日本手下。

蒙古横扫了中原并吞并了南宋,随后两次讨伐日本,均遭失败。第二次伐日的蒙古大军在入侵日本过程中遭遇了“神风”,“神风”助日本再获全胜。

日本人从这件事找到了自信,蒙古帝国不能夺走日本一寸土地,而中国大陆几乎被蒙古帝国吞个干净,彼时的汉文明也不过如此,蒙古是我们手下败将,南宋连蒙古都打不过,怎么领导东方世界?于是信心暴涨,不仅对华夏文明的学习告一段落,而且“彼可取而代之”之心陡然而生。

既然蒙古人可以南下吞宋,日本为什么不可同样“如此这般”?以抗元战争为始,日本的心理从寻求与中国平等的地位转变为要“取而代之”,日本开始视自己为“中国”,并沿用了中国的华夷秩序观,初萌当“东方老大”的“野心”。

可见,宋亡抗元,对日本的历史转向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