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计划经济是中国的“历史最坏时期”?-杨帆(1)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作者:吴敬琏


计划经济是中国的“历史最坏时期”?

杨帆

摘要: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从历史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估我国计划经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有历史和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超越左右翼”为指导思想,突破所谓“两条道路斗争”的绝对对立思维,把计划经济重新定义为“工业化原始积累的三种方式之一”,从新的角度进行考察,得出新的结论,特别是我们国家建设的积累方式,在道德上远远高于西方的掠夺方式,这对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促进中国文化崛起,是十分重要的。

是谁要把我国计划经济定义为“历史最坏时期”?

目前国内对我国28年来的计划经济长期存在着“妖魔化”倾向,许多官方文件和领导讲话、报刊传媒、教科书、学术著作只谈“改革开放28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中国历史最好时期。在各种场合,丑化和否定计划经济的言论不计其数。经济学家说计划经济没有效率、预算软约束、平均主义大锅饭、人民极其贫穷、依靠票证生活,说计划经济违背比较利益搞赶超战略完全失败,开放创新依靠外资进行技术升级;说国有企业是产权虚置,应分给私人,或者干脆就分给有权力的人;政治学家说计划经济下没有人权,以权力消灭社会和个人自由,不让农民出村子;社会学家说毛泽东不计划生育,误增四亿人口;大家一致批评这28年不搞经济只搞政治运动,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边缘。中央党校的党史专家说,建国以来只有两个时期经济好,一是1957年以前,二是改革开放以后,这是公开的学术和政治语言。还有不计其数的私下谩骂,说毛泽东是专制大暴君,什么好事也没干,除了“左”倾就是“左”倾,称为“中共左祸”;说农民相当于国家农奴,最近山西揭露出来的奴工事件,其实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普遍现象;说“大跃进”饿死3000万人,国家还集中财力搞原子弹;说志愿军对抗美国不值得纪念;说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历史上所有革命都是以暴易暴,越搞越糟,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是近代中国人的两个病灶;说社会主义进入中国完全是历史错误,等等。

总之,否定计划经济28年,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所谓“精英铁三角”的共识,是新自由主义和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其认识论根源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经历了长期激烈的思想政治文化斗争,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就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否则似乎就没有合法性。其理论误导之一就是:把计划经济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混为一谈。其实“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不仅否定市场经济,也破坏了计划经济,它们的错误来源于毛泽东同志本人的一些特殊想法,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其利益背景则是最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既得利益集团把毛泽东时期和计划经济定义为历史最黑暗时期,把改革开放以后定义为历史最好时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禁止中国人民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用一位“著名主流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现在无论出什么问题,也比计划经济时期好。这样的“标准和规则”建立起来了,谁反思改革就是反对改革,谁主张调整利益格局谁就是要复辟计划经济,宁要腐败和分裂,不要回到毛泽东时代。这样,他们的既得利益就有了合法性。这样下去,目前中国各种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直至出现社会分裂和经济崩溃为止。

因此,目前我们重新评价计划经济,不仅具有科学和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