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级大国的超级梦-文贯中(4)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作者:吴敬琏


全球化和内需的关系

当年世界之所以走上全球化道路,是因为一些有远见的小国的本国资源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充分发展,因而走上调动全球资源的道路。但是,如果认为全球化就是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却漠视本国资源和人力,或让本国的资源和人力受到各种制度性的束缚,是违反全球化的本意的。其结果是该国的大量资源和人力必然无法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同时该国变得日益依赖外需。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球化的好处,不但要破除妨碍国际间自由贸易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要破除影响国内要素自由流动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严重影响中国的土地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发育,不公正地向城市转移巨额农村土地财富,恶化中国的城乡分配,抑制中国的内需成长,使中国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结果,中国既没有真正穷尽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也没有真正实现规模经济的全部潜力。一方面农村仍然有几亿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另一方面,只有东部沿海地带融入全球化,中西部地区由于制度性原因无法完全融入全球化,所以中国的规模潜力受到极大的约束。

中国变得越来越依赖外需,和世界的各种摩擦必然日益上升。世界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对外部资源的巨大胃口和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各种疑虑的。各国对中国的内需迟迟不能提升也是疑虑重重的。

利用内需发展经济要求以下条件:

1.收入分配比较合理,较快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为本国产品提供日益广大的市场。

2.要使收入比较合理,一定要帮助要素市场发育,不但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可以增加居民来自要素资产的收入。

3.这就要求允许公民拥有各种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对他们的要素的产权加以严格的法律保护。

4.允许所有的要素平等而自由地流动,以便实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

几点建议:中国的和平崛起取决于对现行世界经济秩序的态度

为了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得到真正的体现,为了不但以世界工厂的身份利用全球化,而且力争早日成为世界最大的开放市场,对全球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应该:

1.尽速培育要素市场;

2.为此,尽速废除户口限制,实行国民待遇均等化;

3.彻底改革土地制度,使土地市场成长起来,代替现行的行政配置土地的机制。

4.使整个中国,特别是其中西部,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以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全部潜力,以此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不发达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5.对已有的世界秩序尽量弥合而不是挑战。

这样,城市化成本可以大大下降,服务业可以大力发展,中国丰富的劳动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同时,通过同各国进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内的分工和贸易,充分发挥中国的规模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的潜力充分实现,加快自身的技术和知识的进步。这样做,必然会为世界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而受到世界的欢迎。

(作者: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