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级大国的超级梦-文贯中(3)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作者:吴敬琏


英国霸权的致命伤——殖民主义

英国的百年霸权虽然推动全球的贸易自由化,加速了要素和产品在全球的流动,各国因国际分工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扩张获得巨大好处,但英国未能解决一个问题——国际分工所赖以深化的国际秩序建立在对世界的瓜分和直接控制之上,因而无法避免后起的强国运用同样的逻辑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立自己的殖民帝国和势力范围。

所以,英国建立的世界秩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后起的大国追求自己的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争夺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而引起。它们入侵他国,屠杀当地人民,并以“解放”殖民地的名义,抢夺老殖民主义帝国的海外领土,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当时的弱肉强食的世界秩序本身存在违反社会正义的严重纰漏,为后起强国提供武力征服的口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小结上面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大国和小国可以相互转化,大国的人口和幅员有可能成为负面因素,成为事实上的小国。而能否真正成为大国的关键,在于对全球化的态度和对全球化规律的认识。这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即使是领土和人口大国,和世界整体人口和资源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国,和能够调动全球资源的所谓传统小国相比,高下优劣,立竿见影。

而全球化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由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增益取之不尽。所以,能够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规律的国家,即使身为小国,也能够通过调度世界资源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大国。而能够为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所需的秩序制订周密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坚强后盾的国家,则必然是独领风骚的真正超级大国。

美国对确保全球资源自由流动所作的制度贡献

美国虽然一度想步英、法后尘,占领过菲律宾、古巴等国,但毕竟记住了自己当过殖民地的遭遇,并没有接受希特勒以大西洋为界瓜分世界的诱惑,成为世界大战中捍卫自由和民主的中流砥柱,对击败东、西方法西斯提供最有力的一击,而且对推翻基于殖民主义的旧的世界秩序做出决定性贡献。美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主张虽然在凡尔赛会议上被英、法置之不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美国的主张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热爱自由、独立和民主的世界人民的支持,走投无路的英、法两国为时局所迫,接受了美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对战后废除殖民主义、实现民族平等、自由贸易的新秩序的愿景。

美国崛起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的国内制度对世界有极大的吸引力,它在很多方面继承源自英国的自由主义理念,例如市场经济、确保公民财产、自由贸易和民主政治。和老牌殖民帝国不同,美国没有庞大的殖民地,因而主要利用自身辽阔的幅员和相对庞大的人口,也就是主要利用内需支撑自身的经济发展。美国曾经推行过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这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对美国自身和世界都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成为超级大国后,美国大力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带头敞开自己的国门,以自己强劲的内需为世界上一系列国家的发展提供第一推动力,也是不争的事实。受益于美国强大内需的有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要指出的是,和中国不同,其他经济体在由美国提供外需作为第一推动力后,很快转到主要依赖自身内需的轨道上。可是,中国由于制度障碍,却变得越来越依赖外需,下文再加以分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