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很久以前(2)

无量之网 作者:(美)格雷格布·雷恩


看起来,当我们与大地、与身体、与他人、与神的自然关系越来越远时,我们也就越发空虚。由于空虚,我们就开始拼命用各种“东西”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洞。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我们就产生了在科幻电影《超时空效应》中,那种左右为难又束手无策的感觉。电影中,总统的科学顾问(由马修·麦康瑞希饰演)在探讨每个科技社会都会遇到的终极问题。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他问,如果说科技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好的社会,那它到底是让我们联系得更加紧密,还是让我们更为孤立了呢?在电影中,这个问题从未被解答过,光是谈论这个话题就足够写一本书的了。不过,这个顾问问我们因分离而失去了多少力量,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

当我们觉得角色扮演、电影、网络和无声的交流成为一种必须,并让它们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和真实生活时,或许就是一个社会出现问题的开端了。当电子产品和娱乐媒体大行其道并成为生活的调味品时,也同时敲响了红色预警:它警示我们已经开始远离那种丰盛、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了。

另外,当我们在生活中更关注如何避免疾病而非健康的方式生活;如何避免战争而非和平协作;如何发明新武器而非解除旧有武装之时,毫无疑问,我们最后只会走上只求自保这条路上。在这种模式中,没有人会真的幸福,没有人真的能“赢”。当我们了解到自己正处于这种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就是去寻找另外一种生活途径。这正是本书将要谈到的,也是我要分享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

“这个故事是如何完结的?”我问那个智慧传承者,“那些人找到他们的力量了吗,他们回想起自己是谁了吗?”

此刻,当太阳已经消失在峡谷的另一边时,我才真真切切地看清楚跟我说话的那个人。这个黝黑的家伙站在我前面宽厚地微笑,并聆听着我的问题。他沉静了一会儿,接着低声说道:“没人知道它是怎么完结的,因为这个故事还没完呐。这些迷失的人是我们的祖先,而我们才是让故事收尾的人。对此,你怎么看?”

那次交流过后,我只再见过他几次。但我现在却时常回想起他来。当我看着纷纭的世事时,我就会想起他的故事,并且猜想,不知我们在此生能让这个故事如何完结。你愿意和我一起成为记住这个故事的人吗?

这个故事的寓意非常深。我们通常会认为,古代文明所造的工具——无论有多遥远,都赶不上现代科技。然而,古人没有用“现代”科学这样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当与那些终其一生都致力于解读过去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谈论这个话题时,往往会引起他们的激动情绪。“如果他们那么先进,那他们先进科技的证据何在呢?”专家们问到,“他们的烤面包机,他们的微波炉,他们的录像机在哪儿呢?”我发现最有趣的一点是:要解读一个文明的发展,好像人们只能死盯着他们所建造的东西看。然而对这些制造背后的思考过程怎么看呢?就我所知,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从没在美国西南部的考古遗迹里,发现过电视或数码相机(也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发现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