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选择》第四章 家庭中的第3选择(12)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作者:(美)史蒂芬·柯维


伟大的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的同理心智慧令我印象深刻,在他漫长的一生里,他给孩子们上了无数堂音乐课: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2+2=4?法国的首都是巴黎?我们什么时候教他们认识自己是谁?

我们应该对他们每一个人说: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吗?你是一个奇迹,你是独一无二的。过往的所有日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你一样的孩子。你的腿、你的手、你灵巧的手指、你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

你可以成为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或者贝多芬,你有成就一切的能力。是的,你是一个奇迹。而当你长大之后,你会忍心去伤害另一个如你一般的奇迹吗?

我们必须同心协力,让这个世界成为值得孩子们生活的乐土。

“我们一点也不一样”,“我们差异太大”,“我们毫无共同之处”,这些抱怨导致“不和谐”离婚。互相疏离的父母和子女也会如此抱怨。其实,不同的兴趣爱好、非凡的天赋、古灵精怪的个性,都能赋予生活和爱情更多的乐趣。这些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是因为他们缺乏那位音乐家朋友的心态:如果你真的爱她,就视她的与众不同为天赋,视她为独一无二的珍宝。

“不和谐”与“同理心”是相对的。这两个词都基于“感同身受”的概念。正如史蒂芬·斯托斯尼所说,同理心“会让你对爱人的个性和弱点异常敏感,它会让你看见妻子与你的迥异之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缺点,还有不同的价值观”。

很多夫妻都希望配偶崇拜自己,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让父母在社会上有一种虚荣感。当你的孩子的思维、言谈举止和打扮都与你一样时,你的身份便得到了彰显。

然而,翻版并不是统一,一致并非就是团结。家庭是最完美的互补型团队,不同的天赋、彼此间的深爱让家人团结一致,让他们懂得欣赏彼此截然不同的分工、感受和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