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激发受众的兴趣(4)

商业就是一场秀 作者:(美)李·勒菲弗


塔尼娅·伦布罗左博士是一位认知心理学家,伯克利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认知科学实验室主任。在与我讨论她在演示方面的研究时,她让我阅读她撰写的一篇汇总了众多当前研究的综述性论文。

在我开始阅读之前,我要告诉大家,伦布罗左博士认为目前对演示的研究中,还没有人就演示的含义,或者说演示成功的要点,给出被广泛认可的定义。听到她这样说,我既伤心又失望。了解演示的学术性定义对于撰写一本探讨演示的专著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学术性定义的缺失又从本质上说明演示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我希望这种情况是我的一次机会,把我对演示的认识贡献出来,供大家讨论。

伦布罗左博士的论文题目是“演示与外展推理”,发表于《思维与推理牛津手册》。该论文粗略地介绍了作者对当前演示研究的综述,下面是其中的几个要点:

要想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如果算不上是下定义的话),第一步是要把作为产品的演示与作为过程的演示区分开。作为产品,演示是一个命题或者判断,通常是以语言的形式,用于回应对解释的明确或含糊的请求。而作为过程,演示是一种认知活动,目的是要产出一个或多个演示“产品”,但是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参与,不是一定要取得成功。

简言之,我们对演示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理解:你思考的东西(过程)和与人分享的东西(产品)。从功能上看,我们认为演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如何理解、适应环境变化的问题。伦布罗左博士接着说:

人们已经揭示了演示的众多功能,但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强调,演示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为支持适应性行为的学习提供了平台。例如,克雷克把演示描述为“一种时间的远距离感受器,使有机体适应将要出现的形势”。海德认为,我们演示事件的目的是把这些事件和更为普通的过程联系起来,使我们“获得稳定的环境并有可能控制这个环境”。换句话说,演示使我们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未来。而高普尼克把演示比作性高潮。他认为,从现象学角度来看,演示之所以给我们带来满足感,是因为人类的进化激励我们参与理论形成的过程中。高普尼克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性高潮与生育的关系一样。他的这个理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这些理论把演示比作性高潮,或是将它看成预测与控制未来的方法,我觉得这样的理论真的很有说服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