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机场里的作家

爱上几个人渣 作者:马家辉


机场里的作家

遇见北京的出版界朋友,忍不住说:「弄些好玩的吧,你出钱,我替你去住酒店,甚至去住机场,把中国大陆的不同城市的旅馆和驿站故事写出来,一定能够看出浓厚的人情味。」朋友笑着答应,其后认真地开会研究,听说出版计划书真的快出来了。「驻站作家」的概念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全世界都有写作人在做,进驻不一样的场所空间,酒店、机场、商场、公园……或是一星期,或是一个月,把深入观察和亲身体验写成优雅文字,所以,是纪实,亦是文学。

英国作家Alain de Botton不是在希斯路机场酒店住了七天吗?中文版取名《机场里的小旅行》,比原名直译《机场内的一星期》更具诗意,德波顿先生(台湾译艾伦·狄波顿)把人来人往的飞机驿站视为天地山水,在每个区域、每间商店无所事事地、无所用心地闲逛,却又万分用心,和认真接触到的店员、机师、地勤、侍应聊天扯谈,最终扯出几许深刻。

例如他写机场角落里的擦鞋先生佩达德:「我非常佩服他面对每一双鞋的乐观态度,不管状况有多糟,他总是毫不气馁,用他手边的工具修补鞋身上的一道道伤口。顾客虽然是付钱请他擦鞋,但他深知自己真正的任务其实在于心理方面。他知道一般人很少会因为一时兴起而寻求擦鞋服务:一般人会想要擦鞋,通常是因为想和过去划清界线,或是希望外在的改变能够激发内心的变化。」

德波顿的书几乎全被引进中国大陆了,但中文译笔稍嫌酷硬,不像原文般柔情滑顺。作者替文集写了一篇总序叫做《我的作品在中国》,自道写作历程,很有意思:「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最后他自觉地选择了「随笔作家」的书写定位,他说,就是那种「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闲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他最终写出了一片随笔宇宙,而我们,也沉溺其中,不愿离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