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自己和解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作者:游莉


我的店,厦门国际青年旅舍,终于赶在 2004年国庆节前装修好,于9月30日开门迎客。将近一年的准备和忙碌,在迎来第一位来自深圳的客人时,得到了短暂的释放,我觉得既紧张又兴奋。但这种喜悦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一切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事情在等着我。

开业前我已经做好估算,大概要2年半到3年的时间这家店才有可能开始赢利。父亲给我的四十几万创业基金,在筹备开业阶段已经花完,这意味着,在店开始赚钱之前,我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维持这家店运营的所有资金。找朋友借了一些钱,再把每日收入的流水继续投入,我开始了艰难的“熬店”阶段。

那几年,自助旅游还未成为风潮,虽然每天都有客人订房、入住,不过数量并不多。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没那么容易让它停下来,店一旦开起来,每天要用的钱就哗哗地往外流。我试过各种办法,希望让生意好起来。去别人的店里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学习别人的方法,再调整自己和员工的状态。虽然从没想过开这家店会赚不到钱,但策略上、战术上到底怎样才是好的,我很迷茫。

在各种看似永远解决不完的事情面前,我也有过后悔的时候。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开这样一家店?不过,那只是情绪上的发泄,非常短暂。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必须把它做好。而我也不再是一个任性妄为、随心所欲的孩子,对这家店、对员工、对父亲的投资,我是有责任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的自己太着急了。这是性格使然。我一直到店开了3年半的时候,才慢慢调节到一种比较不容易焦虑的状态。那个阶段,我带出了团队,员工的状态比以前稳定,店里也慢慢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管理系统。客人的好评更多了,行业里资深同行们赞许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当然,直到今天,我仍旧认为我们店有许多地方值得去改善和提高。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完美的。但我开始学会与自己和解了。一个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高的人,是会很辛苦的。当他走向成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时,必须要学会跟自己和解,学会接受缺陷与不完美。同时,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与自己和解并不代表可以放弃对自我的要求。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做得太久,很容易看不到它的问题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变得宽厚的同时,也会慢慢地看不见那些问题,因为麻木了,每天都看到同样的东西,就会不在乎它的出现,而重视那些问题其实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发现需要改善的地方。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检查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