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如何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2)

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 作者:(美)丹尼尔·戈尔曼


但是这里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格测试的设计初衷并非测试工作能力,而是用于检测心理疾病等其他用途。结果,人格测试也不能预测参与测试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智商测试也是如此,并非万无一失。智商很高的人通常在工作中表现得很糟、业绩平平,智商一般的人却表现得极为出色。

麦克利兰在197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测智商不如测能力”,这篇论文改变了人们争论的焦点。传统的学术能力、在校成绩和等级证书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也不能决定他的一生能否成功。相反,他列举出一系列特殊的能力,包括同理心、自制力和主动性,这些能力把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区别开。麦克利兰建议,要想找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所需的能力,首先要看看公司里那些业绩优异的员工,看他们表现出了怎样的特质。

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到一个“以个人从事的各类工作的水平衡量个人能力”的全新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能力”指的是提升更有效、更卓越的工作表现的个性特征,或者一些习惯。换句话说,“能力”指的是可以为个人的工作增添经济效益的特质。

在过去25年中,麦克利兰的见解促使人们把研究的焦点投向成百上千的员工。从普通职员到公司高层,范围大到企业机构、美国政府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小到个体经营者。所有研究成果都证明,人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个人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共同核心部分——情商。

被炒鱿鱼的程序设计师

有两位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分别说明他们如何为客户设计适用于出版业的程序。其中一位谈到:“一位客户对我说,他想要所有数据都存入同一页面,格式要简单。”所以这位程序设计师遵嘱而行。

可是,另一位程序设计师却很难按客户要求去做。他与第一位设计师不同,并没有照顾到客户的需求。相反,他满口都是冗长乏味的专业术语:“HP3000/30的基础编译程序太慢,所以我直接按惯例用机械语言编程。”换句话说,他看重的是机器,而不是人本身。

第一位程序设计师就是一位优秀员工,他能够在设计程序时照顾到客户的需求;第二位在这次任务中充其量仅得了及格分数——基本上他赶走了自己的客户。前者表现出了高情商,后者却明显情商较低。这两位都接受了麦克利兰的访谈调查。麦克利兰自己开发了这种测试方法,凭借该方法可以了解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