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读信息(4)

重新理解媒介: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作者:醒客


信息拷贝改变了媒介过程,原来自然媒介只是感觉外界的手段,有了拷贝,同样的感觉只需要通过拷贝来实现,不再需要原本的事物,就像看舞台戏原本需要演员亲自表演,现在有了录像机,表演一次之后,人们可以通过录像来看,而且可以随时、重复地观看。

信息拷贝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拷贝是事物的影子,媒介越发达人们就越多地生活在信息影子构成的世界里。生活在影子里本身没有问题,但影子如果不能实现人与世界的有效联系,媒介制造的影子“假象”就可能掩盖原本事物的“真相”,就像人们沉浸在各种电视剧、电影和小说中,离现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照片、录像、电影、电视甚至三维雕塑,这些信息拷贝今天看来已经稀松平常,但人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在没有影像媒介之前,人们对外界事物具有唯一性认知,比如,你在楼道往下跑的时候迎面碰到了邻居,等你跑到楼门口,如果再次看到这个邻居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非常奇怪甚至恐惧,因为基于常识的理解,每个人是唯一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一百多年前,照相还不太普及的时候,人们担心照一次相丢一次魂,人们把影像理解成了人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是灵魂;在落后地区,人们第一次通过录音机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电视看到活动的人像,也会像看到真人演出队一样兴奋。信息拷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被“假象”不断包围,并逐渐习惯与影子相处。信息拷贝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唯一性的认知。

信息拷贝不是重新记录一次,更多是从已经记录的信息上直接拷贝,因此拷贝是信息的复制,复制的过程需要尽量保持信息不受损失,信息不损失的复制叫作无损复制。

符号:实现记录与复制

符号是一种简化的记号,让记录变得容易。

一个原始人走到另一个原始人面前,拿起棍子在地上开始画画,他想告诉他今天一早看到的日出情景:圆圆的太阳、直直的树、菱形的石头、尖尖的山峰,还有早起的人……想把看到的图景画清楚并不容易,即便很努力,也会丢失很多细节,当然,如果要求粗略则容易一些:太阳周围有没有云彩、树有没有叶子、石头是在土里还是地上、山陡不陡、有几个人……能描绘出这些,看的人虽然依旧不能直接看到,但假如他曾经经历过日出,便能够想象到大概的情形。

正如前面所说,信息只是投影,并不能完整地呈现外界事物,用树枝、画笔来勾画世界,无论做多细致的工作,都无法与眼见为实的事物相比,事实上,信息能够被人使用,并不只靠媒介的指代,还依赖于观察者的常识经验。还把看日出作为例子,只要说:晴天、薄雾、远山……许多人就能够多多少少体会到当时的情景,因为大家能根据经验记忆来补充感觉。

再现事物并不在于信息记录有多详细,而在于信息能否通过人的常识经验让人得到认知。理解到这一点就容易知道,可以用符号指代的方法来简化媒介的使用。用简单的标志来指代一类事物叫作符号,符号是简化信息记录的方式。与符号相对,能直接引起人感觉的信息叫作感官信息。感官信息与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呢?符号只有索引的作用,需要通过经验回忆已有的感觉,而感官信息可以直接体会到新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