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读信息(5)

重新理解媒介: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作者:醒客


文字是使用较早的符号,比如,文字“日”指代太阳,每个看到“日”字的人,脑子中都会有太阳的形象,尽管太阳有各种各样的情形,日出、日落各不相同,但“日”字指代了它们的共性:天空中唯一的圆盘状发光体。符号化的办法有多种,早期的汉字“日”是对太阳形状的象形。

没有文字时,一个画画不好的人很难给别人描述看到的事物,符号文字的出现,利用图像传输信息变得简单了,通过简化的文字符号组合要比画出实景要容易很多。符号虽然牺牲了事物信息的精确性但简化了信息的记录和传输,机械媒介时期,用画画来清楚描述世界是非常困难的,要画得非常仔细别人才能看清,有了文字符号,描述看到、听到的事物变简单了。如果没有符号,信息几乎没有办法实现记录与复制,符号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信息记录的重要形式。

不仅图像可以符号化,声音也可以符号化。如果人只是本能地发声,那声音要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有限,只能对惊恐、高兴、失望、侵害做出反应,从动物的叫声发展到语言,人们从差不多的声调中区别出“爸爸”、“妈妈”,还可以说出“天空”、“草地”的时候,喉结发出的声音就可以描述复杂的事物,语言可以看作声音的符号化。

与图形符号文字理解需要阅读者的经验一样,对语言的理解需要听话人的经验。也就是说,需要接收符号的人具有相同的经验,把事物描述成符号以及通过符号认知事物的过程,都依赖于人们的经验。我们再一次理解一下香农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的含义,与其说通过一张图片“看到”太阳下山,还不如说脑子里已经有了关于太阳下山的想法,照片只是提示作用,看过之后更清楚地知道了太阳怎么下山,减少了感觉上的模糊性或者说是不确定性。

图形符号化与声音符号化还可以关联到一起,爸爸、妈妈、天空、草地不仅可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用声音说出来,图形与声影的关联,人们就可以通过声觉来听到别人用视觉看到的内容。符号化能从同一种媒介信息传输发展到不同媒介间的信息传输。

数字化:减少标志分歧

媒介指代并不要感觉上的相似而要使用上有效,编码、数字化让符号的含义更加精确。

符号并没有规定确定的形式,任意的一幅图只要简洁到适合信息记录,都可以当作符号来使用。拿汉字来说,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字,其间出现的可以称为“字”的符号,不计其数,符号过多之后,会有另一个问题,许许多多形状不同的“字”,其实含义上相同或者相近,汉字历史上存在大量的异体字,异体字虽然看上去也简单,但会对传递信息造成很多干扰,识读困难、不唯一。

一般认为,阅读符号的时候需要望形生义,像什么才能理解出什么,其实不然,现在汉字里很多字的意思与字形已经完全没有关系,英文那样的字母文字,单词形状与含义之间更是毫无关系可言,而且,无论符号多简单,不同的人对新符号的理解都容易分歧,不能够传输精确唯一的含义。符号的含义不明确、不唯一,通过符号传输信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或者叫作信息损失,因此,让文字稳定下来是古今文字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