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判桌上,我与西门子高管互不相让(1)

与速度同行:亲历中国铁路工业40年 作者:赵小刚


1997年6月的一天,距我赴北京述职已过去40天,我再次听取合资项目组的汇报。此时,合资方案已由过去厂、所各建一个合资企业改为厂、所共同出资与西门子建立一个合资企业,这样可以避免西门子“厚厂薄所”,保证核心技术能够引进来。

谈判组组长、株洲所副所长周官森,科研出身、做事严谨、精明过人,他当谈判组组长的话,中方肯定不会吃亏。周官森谈了5点:一是西门子关于“非竞争性”条款的立场在给韩部长和傅副部长的信中没有任何退让;二是株洲方面对西门子的“非竞争性”条款态度非常明确,不能接受;三是中方想通过西门子“借鸡下蛋”,西门子就是不借这个“鸡”,西门子欲通过“非竞争性”条款垄断中国市场,株洲方面坚决反对;四是40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启动项目国产化率只有30%,今后合资企业的生存将面临困难;五是能否不搞合资,改为探讨技术合作之路。还有一位同志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合作与不合作只有两种选择,没有调和的余地。看来,谈判桌上双方已经到了互不相让的境地。

不久,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副省长周伯华来到株机厂视察。杨正午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不管谈判多么艰难,一定要迈出这一步。看来,西门子已将工作做到地方政府了。

仲夏,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厂长、所长经营座谈会在大连举行,会上我就如何处理好创办中外合资企业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发表了个人观点。不失时机地向领导和同事宣传自己的观点,以获得支持,这在国企非常重要。

为了打压西门子的傲气,这段时间株洲方面还多次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接触。铁道部科技司司长周翊民明确表态,可以同时与西门子以外的外国公司接触,日本三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均可与之洽谈,合作方式为技术引进。

西门子公司一贯的谈判风格是,一开始抛出的条件直接把你逼到悬崖边,你要退一步就是粉身碎骨!但国企领导人必须讲政治,事实上我心中早已确立了目标,无论如何一年左右完成合资企业的组建,用一年的时间为中方争取更多的利益。而且,我下定决心绝不当行业历史上的罪人。

我决定退半步。

西门子 “非竞争性”条款的核心是,株机厂在合资公司成立后不能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产品上与合资公司竞争。业内众所周知的是,直流传动机车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夕阳”产品,交流机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此,株机厂将沦为毫无市场地位的合资公司的附属企业,以前研发了10多年的交流传动技术也将付诸东流。我所说的“退半步”就是,在合资公司60台机车生产纲领未实现前,株机厂不能生产销售交流机车,但达到生产纲领之后就不应加以限制。这就是所谓的“退半步”。我估计对方能接受我的退让方案,一是这给对方吃了颗“定心丸”;二是年产60台机车,实际上产量也不少了,西门子公司最高年产量也只有100多台。

问题的关键不在外方,而在中方。交流传动技术指望西门子转让恐怕是有难度的,自主研发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我决定向下施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