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有没有罪恶感,是善与恶的分水岭(11)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 作者:(美)M·斯科特·派克


“网球拍。”

“可是,你却得到一把枪?”

“对。”

“当你收到一把你哥哥也曾拥有过的、同类型的枪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不是同类型的枪。”

我宽慰了许多,原来是我弄错了。我道歉说:“对不起,我想是我理解错了,我还以为是同类型的枪。”

“不是同类型的枪,”比利目光呆滞,简单地重复道,“是同一把枪。”

“同一把枪?”

“没错。”

“你是说,它是你哥哥自杀时的那把枪!”此时此刻,面对如此邪恶的事情,我恨不得马上离开,逃回家中。

“是的。”

“换句话说,你的爸妈把你哥哥自杀时用的枪,当作圣诞礼物,送给了你?”

“对。”

“那么,圣诞节收到你哥哥的这把枪,你有什么感想?”

“我不知道。”比利埋下了头,更加狠命地抠着手上的伤疤。我后悔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啊,他怎么会知道呢?就算知道,他又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青春期的孩子最重隐私,他们轻易不会向别人吐露心事,更不要说,对象还是一个陌生的、身穿白大褂的大人了。即使比利愿意向我一吐为快,但由于他本身对事实真相的认识,也只是模模糊糊而已,所以他也不可能畅所欲言。我们知道成年人绝大部分的思考都是在意识下进行的,而未成年人的思考和表达往往都来自潜意识的驱使。换句话说,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要从未年成人的一言一行中,大致推论出他潜意识里在思考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