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个不”:直觉、原则和重点(2)

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 作者:(美)史蒂芬·罗奇


 

温家宝点燃了这场辩论的导火线,同时将这场辩论引向了“十二五”规划中的新型战略措施,这一点颇值得称道。但是,中国没有落实措施以真正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尽管经济再平衡的需要迫在眉睫,但是中国迟迟未能将新计划付诸行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真正满足社会保障福利机构的需要。

而且,中国还未能解决中国发展奇迹中失衡的一环:经济发展和工作增长之间的失衡。中国经济越来越关注于效率和降低成本,以便为股东提供最大的回报,但牺牲的是底层劳动者,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必须以更快的发展速度来吸纳过剩的劳动力和减少贫困。中国一直在原地踏步,而这加剧了“四个不”的紧张和压力。温家宝提出了“四个不”,但是他没有抓住中国根深蒂固的框架性问题。

推行政策以推动结构性转型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在中国,阻力多来自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权力集团。虽然温家宝的“四个不”的呼吁紧急且重要,但是在惰性的推动下,改革阻力仍然不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