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把路人变成贵人(4)

20岁,光阴不再来 作者:(美)梅格·杰伊


不仅是我们认识的人和朋友圈会影响我们,就连我们沟通的方式也会因为交往圈而有所不同。强连接的朋友圈里都是自己人,沟通时自然倾向于简单却不完整的“限制语法”(restricted speech),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圈内行话”。比如“拇指族”在发短信时都知道FTW是“for the win”(万岁)的,而IT人士都知道JIT是指“just in time”(即时生产)的意思。

同一个朋友圈的人不仅习惯用相同的俚语,而且基本上三观雷同。他们可能念同一所学校,或者抱着对爱情一样的态度,甚至看同一个类型的电视节目。无论是什么特别原因让我们如此相似,总之,常和强连接的人混在一起,会局限我们认识的人脉、知道的事情、讲话的方式,最终禁锢我们的思想。

而另一方面,因为弱连接与我们之间的差异,让我们沟通时必须选择“精致语法”(elaborated speech)。使用“限制语法”的前提是听者与说者的认知背景相似;然而“精致语法”则不然,它不会假定听者和说话者会用相同的方式来思考,或说知道相同的信息的。当和弱连接说话的时候,我们需要说得更加全面。这就需要更多的言语组织和反思。像“你知道的”的收尾语也会更少,一句话再也不会那么轻易地草草结束。不管我们谈论的是职业话题,还是对爱情的思考,我们都得把自己要说的说得更加全面具体。这样一来,弱连接就会促进——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迫使——我们提升并且改变思维。

》你的“弱连接”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柯尔大学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享受他20多岁的人生,一如一放暑假就马上把学校抛在脑后的高中生。作为一个标准的理工男,柯尔的本科岁月都花在了解方程式上,每次看到其他专业的同龄人在大学里都玩疯了,柯尔就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简直太苍白了,一定要在毕业后补回来!

于是这家伙打算趁着年轻,先在毕业后玩两年再想其他打算。他在一家问卷调查公司找了一份普通差事,上班打卡,下班打卡,不用花太多心思。同时,他和一票朋友合租,其中有些人没念过大学。几年下来,这些人成了柯尔的“小圈子文化”。

我们没事儿就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像所有愤青一样,抱怨工作,抱怨社会,对所有事儿都唱反调……全都一个鼻孔出气,就差穿一条裤子了。他们没有人想过“未来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当然我也一样,觉得自己很屌。那时我每天只关心下一场篮球赛什么时候开打,其他都不多想。我以为大家都跟我一样,因为我碰到的每个人毕业后都是这么干的。

后来我陆续听到一些大学同学的消息,某某某离开银行业自行创业,谁谁谁在谷歌平步青云之类。我心里有些不平衡:“就那小子?太不公平了吧?想当年哥在大学挑灯苦读的时候,他还在人类学系当屌丝呢!”不过,事实证明他在毕业后,利用20多岁的岁月做了很多努力,而我却一直原地踏步。我不想承认,但其实没多久之后,我开始想跟那些人一样,花时间干点正事儿,只是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