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小说与武术 (2)

開藝丛谈 作者:龚鹏程


實寫,一部份仍是靠想像得來,只是寫來一招一式,彷彿實戰一般。另一種則是確有所本的。例如《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與周仲英比武一段,周仲英使的「闖少林」,又稱甘鳳池所傳少林拳。金庸就完全是拿著拳譜來照著寫,所述招式,均是拳譜上的,此即所謂實寫。

《書劍恩仇錄》中實寫的還有八卦掌。小說中描述王維揚的遊身八卦掌及八卦刀法,基本上也依著相關拳譜來:

王維揚……掌不離肘,肘不離胸,一掌護身,一掌應敵,右掌往

左臂一貼,腳下按著先天八卦圖式,繞著張召重疾奔,正是他平生絕技「遊身八卦掌」。

此類描寫,尤為具體的是《飛狐外傳》。此書為金庸作品中最質實者,涉及門派既多,拳法及兵器亦大部分皆有來歷,如查拳、彈腿、華拳、燕青拳、地趟拳、韋陀門、八仙劍、太極拳等。如第一章描述:

徐錚……擺個「對拳」,雙足並攏,雙手握拳相對,……何思豪見他這姿式是查拳門人和人動手的起手式,……原來「潭、查、花、洪」,向稱北拳四大家,指潭腿、查拳、花拳、洪門四派拳術而言,在北方流傳極廣,任何練拳之人都略知一二,算得是拳術中的入門功夫。何思豪見對手拳法平常,……一招「上步野馬分鬃」,向徐錚打了過去,他使的是太極拳。……徐錚不敢怠慢,左腳向後踏出,上身轉成坐盤式,右手按、左手撩,一招「後墊步撩掌」出手極是快捷。

這是講太極拳跟查拳。接著講商寶震:

當下拉開架子,在場中打起拳來,但見他「頭趟繩掛一條鞭,二趟十字繞三尖」,使的是十二路潭腿。

接著寫醉拳:

一套燕青拳奈何不了對方,忽然拳法又變,使出一套「魯智深醉跌」,但見他如瘋如癲,似醉似狂,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羅漢斜臥」「仙人渴盹」,這路拳法似乎是亂打亂踢一般,其實是精彩之極。

繼而又寫八卦掌:

商寶震的「遊身八卦掌」一施出,再不停留,腳下每一步都按著先天八卦的圖式,轉折如意,四梢歸一,繞著對方身子急速奔跑,一掌一掌越打越快。那大漢……腳下卻也按著先天八卦的圖式,方位絲毫不亂。

然後再說太極拳:

陳禹……一招「玉女穿梭」,猛向他肩頭拍去。趙半山……當下身軀微蹲,一招「雲手」,帶住他的手腕向右一引。陳禹立足不定,登時全身受制。

另第六章寫六合拳:

劉鶴真右足踏上一步,右拳劈面向袁紫衣打到,正是六合拳「三環套月」中的第一式。袁紫衣見對方拳到,自食指以至小指,四指握得參差不齊,生出三片棱角,知道這三角拳法用以擊打人身穴道,……當下左足斜退一步,還了一招六合拳中的「栽錘」,右手握的也是三角拳。劉鶴真……踏上左步,擊出一招「反躬自省」。……袁紫衣無此修為,於是避難趨易,還了一招「摔手穿掌」,右手出的是摔碑手,左手出的是柳葉掌,那也是六合拳中的正宗功夫。

第十五章寫華拳:

「華拳四十八,藝成行天涯。」……右腿半蹲,左腿前伸,右手橫掌,左手反鉤,正是華拳中出手第一招「出勢跨虎西嶽傳」。張複龍提膝回環亮掌,應以一招「商羊登枝腳獨懸」

後來大慨覺得用比武的寫法太麻煩或太老套,乃改用直接練套路的寫法,根據拳譜一一寫來:

姬曉峰朗聲道:「蔡師伯既要考較我天字派的功夫,弟子便代程師哥練一套,請蔡師伯指點。」……雙腿一併,使出曉星當頭即走拳,跟著出勢跨虎西嶽傳、金鵬展翅庭中站、韋陀獻抱在胸前、把臂攔門橫鐵閂、魁鬼仰鬥撩綠欄,一招招的練了起來。但見他上肢是拳、掌、鉤、爪迴旋變化,沖、推、栽、切、劈、挑、頂、架、撐、撩、穿、搖十二般手法伸屈回環,下肢自弓箭步、馬步、僕步、虛步、丁步五項步根變出行步、倒步、邁步、偷步、踏步、擊步、躍步七般步法,沉穩處似象止虎踞,迅捷時如鷹搏兔脫……只見他一直練到鳳凰旋窩回身轉、腿登九天沖鐵拳、英雄打虎收招勢,最後是拳罷庭前五更天!……待得姬曉峰使一招旋風腳,躍起半空橫踢而出,門外突然有人喝彩道:「好一招風捲霹靂上九!」

以上這些都是實寫,有具體的招式、動作、攻防狀態,讀者甚至可以具體還原,兩個人依著演練一番,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於有小說寫作經驗的人來說,看這類寫法,更可悟到如何將拳譜化用到小說裡去的技巧,獲益匪淺。

這樣實寫,效果不言可喻,既增強了小說中武打場面的真實感,也令人對作者之武術敘述更加信任,達成了小說更大的仿擬功能。

不過,金庸寫這些武術時,我們都可發現它大抵僅具有過場性質。打出這些拳的人,多不是主角;敘述這些武技,也多不在主要場合,屬於過場、陪襯。就小說而言,可謂以實襯虛。

真正著力描寫,把正式拳法當成主要武功來寫的,大概只有《倚天屠龍記》裡的太極拳。把真實武術太極拳寫得功效威力大如虛構的乾坤大挪移,誠可謂以實作虛矣:

張無忌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只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張無忌突然之間省悟:「這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張三豐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閒的站在當地。……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

凡此等等,虛寫、實寫、以虛作實、以實作虛、以實襯虛、虛實相生,善悟者當可於此體會小說之寫法,著實大堪玩索。

金庸寫兵器,寫法也同於寫拳腳。

例如刀法,它先介紹:「少林韋陀門拳、刀、槍三絕,全守六合之法。所謂六合,精、氣、神為內三合,手、眼、身為外三合,其用為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全身內外,渾然一體」。然後說其刀法:

楊賓……當下立個門戶,右手持刀橫置左肩,左手成鉤,勁坐右腿,左腳虛出,乃是六合刀法的起手「護肩刀」。……孫伏虎刀藏右側,左手成掌,自懷裏翻出,使一招「滾手刺紮」,說道:「師弟請!」與胡斐同桌的那中年武師賣弄內行,向身旁後生道:「單刀看的是手,雙刀看的是走。使單刀的右手有刀,刀有刀法,左手無物,那便安頓為難。因此看一人的刀上功夫,只要瞧他左手出掌是否厲害,便知高低。……這二人刀法,用的都是‘展、抹、鉤、剁、砍、劈’六字訣,……刃口向外叫做展,向內為抹,曲刃為鉤,過頂為砍,雙手舉刀下斬叫做劈,平手下斬稱為剁。」

這是刀。接著寫槍法:

那女郎……提槍向前一送,使的是一招「四夷賓服」。這一招是六合槍中最精妙的招數,稱為二十四式之首,其中妙變無窮,乃是中平槍法。……歌訣道:「中平槍,槍中王,高低遠近都不妨;去如箭,來如線……」……那女郎雙手一捺,槍尖向下,已將楊賓的槍頭壓住,正是六合槍法中的「靈貓捕鼠」。這一招稱為「無中生有槍」,乃是從虛式之中,變出極厲害的家數。

《書劍恩仇錄》第三回中另寫蔣四根的奇門兵器鐵槳,而實為杖法:

兵器是鐵槳,使的卻是「魯智深瘋魔杖」的招術,他是將鐵槳當作禪杖使,這一記「秦王鞭石」,鐵槳從自己背後甩過右肩,猛向周仲英砸來,呼的一聲,猛惡異常。

其他寫兵器處,大抵類此,不贅述。基本上是就著刀經槍譜做演繹。但也有出奇之處,那就是以兵器之法運拳:

袁紫衣眼見不敵,左手突然間自掌變指,倏地向前刺出,竟是六合槍法中的「四夷賓服」。劉鶴真吃了一驚,不及思索,急忙側身避過,豈知袁紫衣右手橫斬,出招是六合刀法中的一招「鉤掛進步連環刀」。劉鶴真想不到她拳法竟會一變而成刀法,微一慌亂,肩頭已被斬中。……還擊一拳。袁紫衣左手「白猿獻挑」自下而上削出,那是雙手都使刀法,……劉鶴真再難避過,砰的一響,脅下中掌,身子一晃,跌下碗來。

這一類變招,當為金庸心血來潮的神來之筆。但暗與理合。武術中,拳法本來就常由兵器擊刺之法中變來,如形意拳脫胎於槍法、八卦掌取法於刀術。金庸未必知此,然觀其所寫,自可以悟拳理。

唯其中亦有可商者,如《雪山飛狐》中寫劍法:

阮士中……見右僮長劍逕刺自己前胸,當下應以一招「騰蛟起鳳」。這是一招洗勢。劍訣有雲:高來洗、低來擊、裡來掩、外來抹、中來刺。這洗、擊、掩、抹、刺五字,是各家劍術共通的要訣。阮士中見敵劍高刺,以洗字訣相應。

這恐怕是從「高來洗」一語而生的誤解。洗是指揮劍做較大幅度的運動過程。如撩,撩的過程就叫洗。故《武當劍術》說:「洗者,乃劍鋒往來摩盪也」。洗法也有平洗、斜洗、上洗、下洗等,並不只有高洗。猶如刺也有上刺、下刺、平刺、斜刺等等。敵劍刺胸,也不能稱為高刺,乃是平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