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一致性原则(1)

追溯童年,重塑自我的奇迹课程 作者:李曼博士


当然,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谢天谢地,我的那些敲电视台、敲广播站大门的日子已经远去了。现在,人们会友善地打开大门,迎接这个从土桑市来的矮胖的心理学家。不过偶尔的一瞬间,当我以为这个世界就要对我关闭大门的时候,我还是会感觉到那一如旧日的或战或逃的反应就潜藏在表面之下,都怪这样的感受实在是太根深蒂固,紧紧盘绕着我的过去。

无论今天的你有怎样的世界观,无论你已经经历了多少改变,你的内在总会携带着那个旧日孩童的视角,即便你已经摒弃了退回那些早期模式的强烈倾向,也依然会存有一点点的残余。人的幼年是一个成长、构成的阶段,在那段时期你发展起一种理解世界、理解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的方式,如此形成的私人逻辑会作为你的指南针,指引你所做的每个决定、你嘴里冒出的每句话以及之后你所采取的行动。你的内在动机不会一天一变,不会毫无缘由地随机转换。事实上,我们都走在各自熟稔的路上,我们都受着“一致性原则”的支配,也就是说,今天的你理解世界的方式,与孩童的你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

我举例说明一下。一位女士与我分享了一段她早期的童年记忆,她和一个小男孩并列坐在汽车后座上,她的父亲开着车,一个急转弯,小男孩在惯性作用下倒向她,结果他压到了她身上。让这位女士记忆深刻的是,她重新坐好的时候,看到了前座父亲那不满的目光。

才是一个小女孩的她,就已经感受到父亲对她与异性接触所持的批判眼光了。她的父亲本来应该是整个世上与她最为亲近的男性,但在那个时刻,他们之间却隔着冷酷的距离。怪不得这位女士后来一直与异性有着亲密障碍。显然,在她眼里,她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独裁者,这使还仅仅是个小女孩的她就已经对与异性亲近感到非常不安了。成年之后的她,仍然习惯对人设防,极少主动与人交谈,害怕跟人有身体接触——这种现状从她几十年前发生的那段童年往事里就可以预测出来。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童年记忆会主宰我们一生,这当然不是必然情况。但是我们都很熟悉自己那种陷入惯性的倾向,一不留神就返回到那些陈旧用滥了的模式。也许你一直在为自己习惯性地取悦他人而纠结,想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唯独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当然了,你很擅长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助人一臂之力,甚至还得了一个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好名声,但你一帮起人来就完全不计成本了。假设你的个体在经历一些成长,你开始感受到做一个取悦者对你的亲密关系和承诺责任产生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在失去某些东西。于是你就开始做出一些改变,对别人的要求开始说“不”,允许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不总是将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听起来好像你已经战胜了旧日的私人逻辑了,是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