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评价八一南昌起义和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地位 (5)

党史热点面对面 作者:石仲泉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最终目的,使革命取得胜利,还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为实现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而奋斗,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就包括了土地革命10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也正因为有了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取得了胜利,才有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否则,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台湾不是实现现代化了吗?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台湾的现状。即使如此,也是在离开大陆之后,改变了过去的某些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而它在统治大陆时却不是这样。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当代的巨大进步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大陆真正实现现代化。

第五,中国共产党人是实践论者,没有一个先验的认知模式。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当初只能选择苏维埃运动形式。

先引进后创造,先照搬后超越,这不仅是学习外国科学技术的必经阶段,探索社会政治的发展道路也有这种情况。近代中国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不断地学习外国,就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引进照搬过程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被历史淘汰;基本符合的,经过改造,再超越,最后成功了,就成为中国化的东西。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也不能不如此。怎样打天下?尽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但也不是先验论者,而是实践论者。不是要以俄为师么,既然苏联革命成功了,且是通过城市武装暴动这种形式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跟着学呗。那时的党只认为十月革命的经验好,满脑子是城市武装起义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先是大革命北伐时期在上海接连发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尽管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也还没认识到城市武装暴动不符合中国国情。大革命失败后,怎样以武装的革命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首先考虑的仍是城市武装暴动,所以举行南昌起义。就毛泽东言,尽管在八七会议前已有“上山”思想,但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最初的目标也是打长沙,只是没有打下来才迅即转向井冈山,而并非一开始就决定上山。当时全党没有“上山” 、“下乡”这个思想。就是在1927年底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央虽然决定暂时不发动城市武装起义,但并没有认识到要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那时中央的指导思想还是城市中心论,所以才有接连的三次“左”倾错误。毛泽东是通过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才认识到,党要到反革命势力薄弱的边远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才有发展前途。因此,才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经过从井冈山到开辟中央苏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实践论。

第六,对10年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要充分肯定,从全过程来说尽管犯了三次“左”倾错误,但通过在10年苏维埃运动中的漫漫求索,毕竟获得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成果,这是这段历史的基本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