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新(4)

中国的修养 作者:曹胜高


三、新德

这里所说的“德”,不仅是品德,还包括道德,意义非常深广。“品德”是儒家所说的人品和行为,“道德”则是道家的“道”和“德”,它们的境界不太一样。这里讲的“新德”,即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德行;二是要不断增加自己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沟通、改造世界的能力。

德教一直都被强调。“世家出于德教,人品成于读书”(《格言联璧?学问》)。不管是个人的品行成长,还是世家大族的稳固,都源于诗书教化,源于道德修养。

古人一直相信,靠德教而能出世家,“世家”就是延续几代、十几代而不衰败的大家族。而现在流传的是“富不过三代”,富裕三代以后就完了,原因是什么呢?在于教育子孙后代的时候,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培育。不少家长只教孩子知识,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时候就放纵孩子、娇惯孩子。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资源都给他一个人用,因此他不会设身处地去关心别人,不会谦让,长大了也就会缺乏德行修养。古人有一句常语,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不能太放纵娇惯,否则孩子只会想办法跟别人争斗,想办法和别人算计。

所以古人讲,要想让孩子真正成长起来,就要教会他谦让、退却、妥协。一个人若是从小就学习如何与外界的人争斗,反过来他就会用在自己的家族里头,会跟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跟老师、跟朋友去争、去斗,这样的家族自然是成不了世家的。

这个道理用在国家上也如此。秦国为什么“忽而兴焉”,又“忽而灭焉”呢?就在于秦政用“因性”驾驭臣民。因性是利用人的自私本性,用人之为人,不用人之为我。在秦国做官也罢,立功业也罢,都是为了自己,秦国与他只是利益的关系。试想,当臣民与国家仅仅是利益关系的时候,国家危难,谁来承担国家的道义呢?正是因利益驱使,秦国兴盛得快,败落得更快。而宋朝恰好与其相反,北宋用人的善良本性,金、辽、西夏、元不停地挑起战争,它苟延残喘,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灭国以后还有那么多的遗民。所以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家族,包括每一个单位培养人,或是自我的修身,都要先讲“德”。

人的品行修养,还是来自读书。读书的目的是在修身,不是读死书学知识,而是要把书中的话,话中的理用到自己的修养身心上。读书不思考、不揣摩,只是背书、抄书,没有任何的用处,读书一定要用来观察自己,用至理来照耀自己。

对于“新德”来说,最重要是“为善”,颜延之在《颜氏家训?省事》就讲:“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善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苏轼也说:“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北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善事不求人知,但求心安,善在于持久累积,才为大家知道,而恶在于一事便可出名。

用唐太宗教育孩子的话来说:

欲使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贞观政要》)

读书读到这些话,就要好好地揣摩,好好地思索,用这些道理来培养自己向善为善的德行。

首先心里面总是要存善念,总要想着与人为善,帮助别人,而对于行恶则要时时戒之。善事常为,但不要自我夸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众人自然交口称赞;恶事不可为,行恶难以掩饰,他人看的都很清楚,是自己把自己毁掉了。

做事做人,一定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要总心存侥幸,自作聪明。“无不知,无不改,以几于无可改,非圣而何?”(清?陈确《陈确集?瞽言》)想要培养自己的德行,就要读书明理,识过改过,时时进步,不断攀登道德的高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