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掌控自我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心理学是什么玩意儿 作者:庞晓东


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但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就会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开它,一直潜藏在大脑里。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于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它使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与事置之度外;一个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唆,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关于第一个极端,蔡戈尼效应解释认为是因为人生来就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办事有始有终的精神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印象深刻。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不出水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而丢下没完成的信不理呢?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试画一个圆圈,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让乙组中途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地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这种心理有一个案例:一位大作曲家爱睡懒觉,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关于第二个极端,蔡戈尼效应解释认为一个人做事常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是为了避免受到批评。泰克医生为有这种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休息或活动三分钟,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