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定全面改革的行动规划(1)

中国2014:改革升挡 作者:吴敬琏 柳传志 秦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今后还能否维持较高的增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或者说支撑因素何在?这是近几年来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从今年(2013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来看,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和讨论。新一届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配套改革措施,保持增长并兼顾公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每一位经济学家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因此对动力的定义就不一样。对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未来我们依靠哪些红利来支撑经济增长等,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解释。

多数人习惯于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经济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我认为这个框架是不对的。在我看来,依靠强势政府、海量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做法早已走到了尽头,投入增长得很多,保增长的成效却愈来愈差。

早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已进入下行通道。2009年靠4万亿元投资和10万亿元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升到8%以上,只维持了一年就再度下降。去年(2012年)5月以后各地大上城建项目,大稿“造城运动”,GDP增长速度在第四季度提高了0.9个百分点,到今年一季度又重新下降,但为此投入的资金却大量增加。开始的时候没有在银行信贷上表现出来,而是在银行的表外业务、影子银行、城投债的发行等社会融资增长上表现出来,使资产负债表中的杠杆率(负债率)不断攀升。到今年第一季度,这种信用扩张似乎已经传导到货币流通量上了。

我担心,如果出现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会给系统性改革带来困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