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型社会中的城市老龄化与治理(18)

城市社会治理 作者:李友梅等


任何的制度都会有特定的制度后果,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育与发展,有一些福利供给就会对社会组织发育、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成挤出效应。而唯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福利供给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当前上海的养老服务供给。总之,养老服务的供给政策必须有利于社会发育与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市场的定价机制与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与契约能力,逐渐剪断企业与社会在提供养老服务中的行政依附性。政府负责无差别的、普适性的服务标准。个性化细分的服务需求由市场完成。比如,政府可以建设养老服务的服务平台。当前上海的养老服务中出现了大量创新,比如,社区为老服务的综合性支持平台,有的是机构性的,如虹口区的为老服务中心、杨浦区的“96890”社区服务热线,有的则是行为性的,如为需要的老人提供各类市场供应信息。因此,政府需要转变观念,变单纯建机构为同时建平台,建规则。

第二,未来分类养老是养老服务的趋势之一,因此,细分的多层次服务人员供给缺口很大。措施一是通过补贴、福利等措施激励上海地区以外的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措施二则可以通过各类教育培训的实施为养老服务储备足够人员。培训包括各类学历与非学历的,专业技术方面的与社会工作方面的,以及专业技术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通过教育培训,使得满足需求的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且素质大幅提升,这有助于市场的细分与竞争,从而满足市场与社会对于养老服务的大量需求。进一步看,养老服务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以及在深层次推动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实现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看,项目化正成为养老服务资源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项目化举措的推广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官僚化状况,但这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差异化、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除了财力限制,项目化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养老服务的“权利竞夺”、资源垄断、服务的表面化。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完善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以真正实现养老服务的公平、公正以及纵深发展,以克服养老服务的标准化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陈勃:《对“老龄化是问题”说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状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陈成文等:《社区老年服务: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陈佳贵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

陈雪萍:《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构建——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陈英姿、满海霞:《中国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人口学刊》2013年第1期。

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3期。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纪录社会变迁中的一代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付诚、王一:《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路径选择》,邴正、马克主编《中国崛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高岩、李玲:《机构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

关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代际关系新走向》,《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本市老人独居趋势日显养老需求有待进一步关注——本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201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