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墓室雕塑:400—650年

中国艺术 作者:柯律格


我们清楚地知道,大约在公元500 年,墓室不再是完全独立的艺术空间,它有自己的题材和风格,在生者生活的空间永远见不到。墓室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但是墓室中的陪葬品所具有的视觉形式部分减弱。墓室艺术中受到汉代的变迁永久性影响的,就是大型石雕。在早期阶段,这些都不为人知晓。秦始皇的兵马俑[图7]就是埋藏在地下而不是在地上。首座大型石雕陪伴着宫殿近郊的大型墓葬,这始于公元1 世纪的中国。它们通常被安置在“神道”、仪式的中轴线上,中轴线带来了一种墓葬的新样式。后来出现的实例[图15]是被称为“麒麟”的神兽,是辟邪的守护神,此件作品来自南朝宋统治者文帝(424 —453 在位统治)的墓地。仅有王室家族才能使用这样的石雕神兽,并且严格按照等级指定使用特定的动物——只有皇帝能使用有胡须、带翅膀的麒麟。这些神兽继承了汉代墓室中,(如马王堆)想像的动物图像,但是它们彻底地等级化,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赋予了它们完全不同的意义。南方的帝王们是狂热的佛教赞助人,但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他们的王国没有像同时期的北方那样创造出巨大的宗教石雕。制作雕像的无名雕塑家可能还创作了其他作品,现在已经无迹可寻,因为它们不像帝王陵墓可以保存如此精细的雕塑传统,所以虽然在美学理论家眼里墓室雕塑永远不可能在艺术形式方面获得地位,但是此传统在中国一直保持到12 世纪。这并不意味着墓室雕塑与更受尊敬的绘画等艺术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在雕塑当中可以建立起这种联系的是唐太宗(627 —649 在位统治)的著名石雕昭陵六骏[图16]。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深入亚洲腹地的程度远胜于前代,作为大唐王朝(618 —907)的第二位皇帝,他成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在军事战役中度过。对他和他的朝臣(男女一视同仁)来说,马的重要性是力量与气势的象征,也是界定主人地位与个性的财产。它们也是艺术创造的焦点,太宗曾经命令宫廷画家阎立本(卒于673 )画他最喜欢的战马,这件画作像阎立本的其他作品一样,也没有流传下来。人们按惯例一致认为这些绘画(可能是壁画,不可移动)是石刻的粉本。在名为飒露紫的马身上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它安静地站立着,而太宗最喜欢的一名大将丘行恭正从它的侧腹拔箭。这些动物不是像麒麟一样的早期帝王墓室的守护者。它们也不是简单地作为等级的象征,如古老的统治者的兵马俑。更确切地说,它们是个人传记中让人回忆往事的特殊事件,等同于艺术品的珍贵财产,太宗选择了它们和他一起埋葬。墓室是居住空间的观念现在已经稳固地建立起来,并且被视为个人的居住空间,个人的趣味在此之后将持续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