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温州一家人

一个演员的生活笔记 作者:李立群 著


温州一家人

在中国的温州山里林间,穷了世世代代的一家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来了,举家冲出了一成不变的贫困生活,却闯进了一个未知的明天。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户长周万顺,是有目的的,一个坚强而热情的目的——让世世代代的子孙过起好日子。

可是,生命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事务,稳定,只是文明的制约或制度造成的,而且会自然有它的韵律存在的。那么,在诡谲多变的大环境中,现实的人间虽然很局促、很样板,但是人们想象的天地,却可以何其宽大,辽阔,深远……

周万顺一家人,有的时候为了脱贫致富,去拾废品、抢废品、卖伪劣的鞋子,甚至到生产伪劣的鞋子,后来遭受法律的制裁关在牢里,他又得到了反省和再出发的活力。没有知识和经商经验的一个农民,眼神里几乎透露出来一种像动物在寻找食物、商人在嗅闻商机的眼神,从不间断。

他把九岁的女儿送到意大利遥远的国度,托在失去联系的亲戚家中。女儿一去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把自己交给狂风,在命运的摆弄中,绞尽小脑汁地去生存。一个小孩在他乡异国,是很容易在流浪中迷失,或者毁灭的,但是她没有。儿子呢?想出国,十三岁了,而周万顺不准他出国,父子之间总是意见不合,常有叛逆或者父对子的家暴产生,后来儿子受不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教育,多次的争吵、顶撞、沟通、相拥,又撕破了脸,又再度互相关怀、互相谅解。儿子不再被荣华富贵压迫,只安心与陕北高原上的牧羊女,过着一路争来、寻找来的幸福日子,在山区小学里当一名代课老师。

老婆与他本来就有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味道,但是赚钱使他们的关系得到鼓舞。只是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勇气和兴趣。万顺的老婆,很希望一家人不要分开,见好就收,但是拗不过周万顺。他屡战屡败,她始终相伴,始终相随,可是最后出现了一段无法沟通的摊牌——去?还是留?她走了,剩下周万顺一个人。全家四口其实都四散在各自的角落,后来,她又回来老公身边,离不开,一家人的感情太深了,她认了,也更踏实了,她的包容和理解成为他永远的故乡,被他紧紧地拥抱了。

其实周万顺这个人,虽说是有一种温州人特有的热情、勤奋的个性,甚至是一种梦幻式的乐观派,但也具备了温州老乡里很常见的一种“赌徒个性”。他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女儿被迫远行,儿子赌气出走,妻子离开遮风挡雨的家,一夕之间四散天涯。他是天生的赌徒,几场创业的豪赌,在没有市场判断、没有成熟的专业下,令他倾尽所有,祖屋、家产和全家人多年的积蓄,全进去了,祭了他的发财梦。他的手气其实不好,名叫万顺却万事不顺,他输过很多次,坐过牢,欠过债,在最四面楚歌的时候,他抬着棺材上阵。这一家人,有的在温州,有的在东北,有的在欧洲,有的死守陕北的油井,一次次跌落谷底,一次次又重新启程,他们几经大起大落的人生,探寻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世界,将有限的生涯,寄托于无穷无尽的“际遇”之中。终至——成功(它的定义大概是:不再彷徨吧!)。

而这一家人的奋斗史,如同述说了过去二三十年,温州人充满勤奋不懈的岁月,而且被拍成了电视剧,观众看了大多有励志的感动。温州人看了不一定是励志而已,而是普遍有一种共鸣,再加上一些光荣和深刻的回忆。一步一脚印,温州人已经悄悄地、自然地又迈出第二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步子,无可限量地走出去了。

这个电视剧,在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由中央一台黄金档播出,一路收视率第一到收播,这个故事是高满堂先生的剧本,演周万顺的是我。我尽力地演出了,也沾光了,继续加油,船过水无痕。

2013年1月

《温州一家人》剧照,我演出的角色叫周万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