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适的感恩

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 作者:游宇明 著


胡适的感恩

这些年,随着知识分子道德的跳水,胡适等前辈学人往往成为我们追慕的对象,朱文楚的《胡适家事与情事》就谈到胡适当年怎样对待他人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同乡章希吕所在的亚东图书馆很不景气,章希吕的工作眼看不保,为了帮助他,胡适请其协助自己工作。章在胡家的主要工作是:编校《胡适文存》第四集、《藏晖室札记》(40万字);担任《独立评论》杂志总编助理并进行末校;承担胡适文案的秘书工作、胡府财务管家、迎送等。章希吕在亚东图书馆工资只有月薪30元,胡适却非要开给他80元。其实,胡适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还欠着一身债,他是看到章希吕家庭负担重才这样做的。章希吕非常感动,只肯收40元,胡适好说歹说,他才收了50元。第一次在胡家做了19个月后,章希吕返乡,胡适设宴饯行,送了他100块钱盘缠,江冬秀送阿胶一斤、酒四瓶。章父60岁大寿,胡适夫妻赠送了一件价值45块大洋的皮衣做礼物。

胡适对熟人如此真诚、慷慨,对初相识的人也同样如此。1959年10月23日,回台湾定居的胡适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个卖芝麻饼的小贩写的。这个叫袁瓞的小贩向他请教英美政治制度问题。袁瓞是江苏人,在上海读过高中,但没有毕业。胡适得信非常激动,当即回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些话:“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单只这一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他邀请袁瓞到南港“中研院”的寓所做客,袁如约来了,两人谈得很投机。当胡适得知袁瓞鼻孔里长了个瘤子,想治又没钱时,当即给台大医院院长高天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这是我的好朋友,一切治疗费用由我负担。”胡适善待他人,与其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有关。1907年5月,就读中国公学的胡适因患脚气病回乡养病,正好与长他两辈的族公胡节甫同行。16岁的胡适因为脚肿无法走路,只好以轿代行,68岁的胡节甫居然步行陪伴他,边走边聊天,一天走了60里路。1910年1月底,胡适脱离中国新公学,在租界华童中学教书,经常入不敷出,只好向胡节甫借贷,这位族公总是有求必应。半年后,胡适考取庚款公费留美,胡节甫马上在经济上予以帮助,并承诺,在胡适出国之后,垫钱寄给胡适母亲以供家用。1915年末、1916年初,胡家接连举丧(胡适的大姐、大哥和岳母去世),胡节甫两次寄给胡适母亲冯顺弟各50银圆予以资助。胡适的朋友程乐亭对胡适也极其关心。胡适要去北京参加庚款公款留美考试,缺少盘缠,与他订交只有一年的程乐亭说服父亲程松堂借了100块大洋给他。

不过,胡适的感恩与一般人很不相同。一般人感恩,只是想到回报当初的施恩对象,足额报答了施恩者,他们的感恩行为也就自动中止,这种感恩可以叫小感恩;而胡适的感恩不仅回报了当初的施恩对象,比如在胡节甫身后,他为其原配节娘设立养老折子、资助其孙子读书,恩人程松堂逝世时他赠送巨款奠仪等等,还将这种感恩意识扩及其他的人,给他人实实在在解决困难,这是一种大感恩,它在一定程度上抵达了佛的境界。感恩的品级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心灵的宽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