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特立独行的“技术控”——“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计算数学专家王选

信念 创新 奉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风采 作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编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特立独行的“技术控”——“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计算数学专家王选

人物简介

王选,男,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使中文印刷排版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进步到光与电的时代。他与癌症抗争5年后,于2006年2月13日逝世,终年70岁。

贡献

1975年,王选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发,跨越当时日本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开创性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特点和难点,发明高分辨率字形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画特性方法,取得欧洲和我国发明专利。该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后,取代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国内外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他还提出并领导研制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应用,使我国印刷出版业得到彻底改造。他始终站在科技前沿,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

1986年 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1987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毕昇奖

1993年 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 美国中国工程师学会个人成就奖

1995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96年 王丹萍科学奖

2001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8年 国际永久编号为4913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选星”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三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大多数人眼中,王选就是这样一个名人,公式右边的关键词,哪一个拎出来都轰轰烈烈。然而,在大多数时候,王选对于“名人”这个词却不太感冒。“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容易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但王选这一生并不普通。年轻时,他特立独行,不爱凑热闹,偏喜欢盯住那些冷门的东西;他狂放,时常语出惊人,在世界尚未反应及时,却将“王选”两个字做成了最大的品牌。从不合时宜到卓越权威,世人奉他为传奇时,他却悄然退场,只留下一句:王选是用来超越的。

无人区也可以走出一条路

1954年,17岁的王选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下了自己的3个志愿: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数学系。

和现在的孩子们不同,这份“除了数学还是数学”的报名表,完全出自王选的本意,没有掺杂父母的意见。王选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而优异的成绩也让身边的人从未怀疑过他会考不上第一志愿。

果然,那年夏天,王选接到了北京大学的通知书。步入校门之后,他和同学们被告知,前面两年将学习同样的基础课程,到了三年级,则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重新选择喜欢的方向——数学、力学,抑或计算数学。王选选了计算数学,和他一起的只有19人,约占54级数学力学系学生的1/10。

这群“非主流”的学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状:作为北大刚刚成立的新兴学科,计算数学专业连一套像样的教材都找不到,而且在注重基础科学的当时,计算数学相对来说应用性太强,在多数人眼中不见得有多高深的学问。别说什么计算机技术是大势所趋,虽然1951年美国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商业化计算机,但直到王选进北大,也没有几个人见过计算机是什么模样。

那19位同学为何会选计算数学已经不好一一考证,但王选却有足够的理由。1956年1月,我国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王选看到周恩来总理所讲的几个未来重点发展学科中就包括了计算技术。“我有种想法,越是古老、成熟的学科,越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越难以取得新的突破;而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

1958年,大学实习期间,王选(右)和同事们参加“北大1号”机的改进工作

开课第一天,时年28岁的任课教师张世龙令王选大开眼界。王选没想到,在没有参考教材的情况下,这位年轻的老师讲的竟然是自己设计的计算机样机——“北大1号”的雏形,此时,夏培肃院士的107机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行。

年轻的课程,年轻的老师,真正激起了王选心中的热情。尤其当张世龙把具体设计“改进1号”和调试“红旗机”的任务先后交给他时,王选既自豪又备感压力,经常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最紧张的时候曾连续40个小时不合眼。就算如此,由于国产存储器关键部件不过关,改进版的“北大1号”到底没能运行起来,“红旗机”虽然成功运行,也没办法投入生产和使用。但这段玩命的日子,让王选对硬件的把握更加牢靠,从此,他对计算机的冲动再也停不下来。

怎么才能做出自己的创新呢?

在做了无数硬件工作,又阅读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后,王选逐渐发现,不懂得程序和应用,根本谈不上摸透了计算机。1961年,他做了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决定——从硬件转向软件,软硬结合围攻创新。想到这一点,他果断开始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并在1963年开始研究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和同事们一起在DJS-21计算机上具体实现。这使他深入了解了软件对硬件的需求。“在一个真正实用的系统中,才能切实理解软件对硬件的影响。”王选对自己说。同时期的国内学者几乎无人能做到这一点。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这套编译系统最终在1967年才研制成功。后来经过中科院数学所高手们的精心维护和修改,很快在几十个用户中得到了推广,成为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

而对王选来说,他似乎一下子开了灵窍——要想创新,就要跨领域!正如控制论发明者维诺所说:“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去耕耘,最能取得丰硕成果。”这句话,也成为王选一生的指路明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